莉莉·玛丽莲歌曲的起源
1915四月的柏林,一个雾蒙蒙的夜晚,汉堡诗人、应征到德俄前线的青年军官学校学生汉斯·莱普正在一座营房外站岗,路上的路灯在浓雾中闪烁。
在上任之前,莱普刚刚离开了一个名叫莉莉的漂亮女孩。此刻,他正想着他的心上人。路灯下走来一个蓝眼睛的漂亮女孩,玛琳,她和莱普是在一个美术馆认识的。玛丽莲向莱普挥挥手。这时,巡警走了过来,莱普只好看着玛丽莲消失在浓雾中。
晚上,莱普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徘徊着莉莉和玛丽莲,于是他写了一首由她们的名字组成的诗。这首诗的原名是Das Maedchen unter der Laterne(德语:“提着灯笼的女孩”),后来作为《年轻哨兵之歌》出版。这首诗讲述了一名士兵在军营外的灯光下向他的爱人莉莉玛莲告别的故事。军人渴望爱情,但号角已经吹响,有情人只能依依不舍。他不禁在想:我上了战场会怎么样?我的灵魂还能这样拥抱她吗?
觉醒的莉莉玛莲
被派往俄国前线的莱普再也没有见过莉莉和玛丽莲。大约20年后,他将《少年哨兵之歌》收入了自己的诗集。柏林作曲家诺贝特·舒尔茨看到这首诗后,把它谱成曲子,并把它重新命名为《莉莉玛莲》。
舒尔茨将这首歌送给男高音伯恩,希望他能演唱,但伯恩以“太简单”为由婉拒了。舒尔茨把它给了在夜总会唱歌的女歌手拉拉·安德森。她热情的声音正适合这首歌。1939年,一家唱片公司录制了安德森的演唱,但由于二战爆发,只卖出了700张唱片。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莉莉玛莲一直默默无闻。
德军占领南斯拉夫后,在贝尔格莱德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向部署在巴尔干和北非的德军广播。然而经过反复轰炸,幸存的唱片寥寥无几,电台台长四处寻找可以播放的唱片。在维也纳的一个地下室里,一名士兵发现了一堆落满灰尘的旧唱片,包括安德森演唱的《莉莉玛莲》。19418年8月18日晚,贝尔格莱德电台第一次广播了莉莉玛莲。成千上万的德国士兵立即被它迷住了,许多人写信要求重播。
多年后,一名幸存的英军士兵回忆道,“一天晚上,收音机里传来一位女歌手轻柔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终生难忘,尽管我根本听不懂她在唱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不属于德国的非洲军团,而是英国的第八军——沙漠之鼠,但我们还是被这首亲切的歌所吸引,它似乎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的内心。
“在我们不远处,德国士兵也在听同一首歌,分享着我们的孤独和渴望。那是1942年的春天,对阵双方的士兵都远离家乡。我们都喜欢歌曲中的女孩。我认为,无论哪个国家,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士兵都是一样的。”
这首歌在后方也很流行,柏林的电台也经常播放。一位德国母亲写信给作曲家舒尔茨:“我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上。在他的最后一封信中,他提到了莉莉玛莲。我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他……”
纳粹向莉莉玛莲伸出了黑手。
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讨厌莉莉玛莲,他更喜欢《轰炸英国》这样的歌曲。1943斯大林格勒战役中30万德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后,戈培尔下令封杀莉莉玛莲,销毁所有记录,称之为“徘徊在酒吧里的死亡之歌”。
令戈培尔吃惊的是,“莉莉玛莲”的录音此时已经被秘密送到了中立国瑞士。在戈培尔下令禁播三天后,《莉莉玛莲》再次在电台回响。
戈培尔非常生气,他不得不把气撒在歌手身上。拉拉·安德森被逮捕并关进了集中营。
翻译成14种语言。
小说家约翰·斯坦伯格说:“歌曲有一种超越国界的力量。”莉莉玛莲是被与隆美尔作战的英军“俘虏”的,但英军的高级将领也不喜欢这首歌,理由是它不适合激励他们的士兵前进,尤其是用德语唱这首歌的时候。
然而,在英国,一些老兵经常在酒吧哼莉莉玛莲。一天晚上,歌曲发行人菲利普遇到了一群正在唱这首歌的老兵。他善意地提醒他们,国家警察可能会把他们当成德国间谍。然而,一个士兵生气地对他喊道:“如果你对它不满,为什么不给我们写首英文歌呢?”
菲利普在作词人汤米·康纳的帮助下接受了挑战,莉莉玛莲被改写为《我眼中的莉莉》。新的“莉莉”是一个呆在家里的女孩。她期待着她的爱人平安归来。
在营房入口处的灯光下
亲爱的,我记得你曾经等过。
你轻声对我耳语。
你会永远爱我。
百合在我的光里
我亲爱的莉莉玛莲...
这首感伤的歌谣,道出了远在他乡的战士们渴望结束战争,回到爱人怀抱的心情。这首歌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轰动。6个月的时间,单首歌的销量就超过了50万。伊迪斯·皮亚芙唱给法国军队听,玛琳·黛德丽唱给美国军队听,美国第五军的士兵唱给佛罗伦萨听...
如今,莱普诗歌的改编作品已经以14种语言出版,以莉莉玛莲为主题曲的专题片和纪录片也有十几部。直到今天,只要有老兵在一起,很多人还是会唱这首孤独而温柔的情歌。
在炮火纷飞、血流成河的战争中,莉莉玛莲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流传久远,正是因为它传达了人们对和平、温和、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