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风华正茂,只用一块布跳舞。她也是和平的公主。你喜欢她吗?
分析作为杨丽萍大师的模仿者和学习者之一,杨丽萍大师为我打开了舞蹈之门。以前电视上一有舞会我就立马换台,因为我不感兴趣。现在只要电视上有舞蹈,我就会马上换台,因为我知道,与杨丽萍的舞蹈相比,那不是真正的舞蹈。以《麻雀的精神》为例。随着你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对舞蹈的理解,你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以前觉得“麻雀之灵”是仿照一只鸟,现在觉得是飞翔的灵魂。
杨丽萍的舞蹈似乎很简单。一个专业的舞者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学会《麻雀之灵》的所有动作,但是跳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对。为什么?因为跳舞根本不是一个动作。舞蹈就像一种语言,动作都是词语,但只有杨丽萍自己才能用这些词语准确地表达意思。从外到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跳了十年的麻雀之灵,现在才感觉自己是从里面跳出来的。
感觉经常看到“杨丽萍一生靠一个舞蹈为生”这样的言论,所以这里只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杨丽萍是不是只知道跳孔雀舞?从杨老师的作品来看这个问题。首先看她的独奏作品,其中早期的成名作有《麻雀精神》《两棵树》《梅子》,风格迥异。“麻雀之灵”是天赐之物,不用我说。杨丽萍的一只孔雀手打破了当时“看大腿”的舞蹈模式,不仅让舞蹈圈的同行们惊叹不已,也让大众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民族舞蹈。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麻雀之灵”几乎是每个舞者的必修课,邰丽华等舞者都曾攀登过,但一直被模仿,直到今天也从未被超越。金星甚至在一次舞蹈才艺展示中直言,杨丽萍的《麻雀之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于是自从麻雀之灵诞生以来,杨丽萍“孔雀公主”这个标签就被钉上了,被打上了烙印,以至于没有看过她后期作品的观众都逃不出这个标签的影响,自然而然的认为“孔雀公主”编的作品一定是孔雀!这说明麻雀精神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不知阴阳麻雀精神是否也起源于此。
综上所述,这可能是杨丽萍身体语言最丰富的一本书,最能展现她非凡的身体柔韧性。有些片段几乎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但不知道我是否以为是加速播放。无论是舞蹈本身还是人体彩绘,在当时都是很冷艳的。后期舞蹈作品主要有《月光》、《莲花心》等。我们都知道舞蹈讲究流动性,流动性的表达需要舞台空间。月光正好相反,开创了定点舞蹈的先河。杨丽萍崇拜自然生物,包括太阳、月亮和星星。她觉得月亮很美,觉得如果能在里面跳舞就好了,于是月光就产生了。
这是杨丽萍除了孔雀手之外的又一经典风格。书中围绕着月光下的景色展开,包括很多意象,但不包括孔雀,也没有标志性的孔雀手形。《莲花心》是执导的作品,在北京卫视春晚上由杨舞蹈饰演。虽然杨丽萍在舞剧《隐秘的秘密》中也扮演了莲花塔拉,但两者的形象并不相同。作品与杨丽萍敏捷灵动的风格相悖,造型和动作极其严肃。所以春晚作品体现了吉祥、幸福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