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击乐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打击乐器简史——鼓

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与吹管、弹拨、弦乐器相比,它是最早成熟的乐器。鼓在原始部落的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鼓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夏商周时期的鼓乐器大多是从文物和文献中暴露出来的。但鼓的生产无疑在此之前。《礼记》中有“土鼓、芦苇、易之乐”的记载,揭示了我们的祖先在乐舞活动中已经使用了陶瓷土鼓。鲁《春秋》和《古乐》中说,姚的音乐官质是“用皮子的镣铐鼓起来的”。原始生活中用来盛食物的陶器,用兽皮覆盖,就成了鼓。《李周·春官·和章》:“用手掌打鼓。”郑玄注:“杜子春云,地鼓,以瓦为框,皮为两面,可击。”这是皮鼓使用的早期记录。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类乐器的制作和应用。

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发现了击鼓,与《诗经·大雅·灵台》中记载的“击鼓逢场作戏”相同,《吕春秋》中描述颛顼“使鲜为先乐”。鲜是眠,尾鼓肚,声是英英”,证明皮鼓的使用历史悠久。商代甲骨文中写有“鼓”字,类似于今天作为青铜器保存下来的商周时期的鼓形。到了周朝,鼓乐器更加发达。据杨先生统计,有记载的周代鼓有30余种。

鼓,作为“一个群体的长音”,用于所有的事情,如祭祀神和社会组织,征收运动。仪式中,鼓以雷鸣之声象征春雷,激励万物生长;在军事征服中,鼓是用来激发将领和士兵的力量的,到哪里都很牛逼。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将“乐”解释为鼓类乐器的一种表意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鼓类乐器在古代音乐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把乐器按发音材料分为八类,即所谓的“八音”:金、石、丝、竹、喏、土、皮、木。其中,皮是鼓类乐器,如足鼓、蹇鼓、挂鼓、辽鼓、雷鼓等。在古代,除了最早的陶鼓,大部分都是用空心圆木做成的木鼓,上面覆盖着兽皮。

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音乐文化交流频繁。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天竺乐等外国和异域音乐相继传入中原,其中“结鼓”是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羯鼓因其音调高,穿透力强,被唐玄宗李隆基尊为八音之首。在乐言,唐玄宗经常亲自打节骨眼取乐,许多贵族也擅长打节骨眼,所以打节骨眼成了一种时尚。

唐代的结鼓不仅在演奏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作品也很多。比如唐玄宗写了几十首节骨眼独奏曲,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雨铃》。李白在诗中描写顾杰的表演时写道:“雨落于久,天喧闹乐。天廊振鼓,四角称凤筝。”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中写道:“十二急节,舞珠摇玉。”是对羯鼓声音的最突出的描述和强烈的音乐表现力。

我们可以在敦煌壁画、云冈石窟和其他历史记录保存的各种音乐图中看到腰鼓乐师击鼓的姿势。腰鼓的种类很多,隋唐燕乐中经常提到的腰鼓乐器有毛鼓、杜潭鼓、张鼓、筝鼓、合鼓等。腰鼓的鼓框是木头做的,也是瓷土做的。俗话说“大的是瓦做的,小的是木做的,都是大头纤维肚”(陈云《乐书》)。腰鼓多套在鼓框两端,用皮条扎紧,声音鼓起来,有穿透力。

腰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可以在艺妓乐队里席地而坐,拍手为音乐和舞蹈伴奏。还可以把腰鼓挂在胸前,边吃边跳,以其轻重缓急,激起舞者和观众的节奏。白居易对当时的胡璇女舞蹈家的描述,“心应奏弦,手应击鼓”,恰恰说明了旋律与节奏的相互依存关系。

从鼓乐发展的宏观来看,如果说传统鼓乐在商周时期曾经取得了相当繁荣的发展,那么,隋唐以来,随着西域腰鼓乐器的传入,也导致了中国鼓乐发展的繁荣期。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异、分布广泛的各种类型的打击乐。如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樊氏鼓”、“樊氏锣鼓”、“樊氏小鼓”等。流行于广东潮州的潮州大锣大鼓和潮州苏龙大鼓,以及流传于Xi安、山东宣化、辽南宣化、福州樊氏和浙东的锣鼓。可以说,中国是打击乐器的故乡。打击乐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