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什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意思是: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现在正是早春二月,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
赏析为诗人描写江岸美丽的春色,“绿”字则开拓一层,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疑问的语气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伤感。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然未被采纳。宋神宗即位后,以翰林学士兼侍讲身份,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赏识。
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变法初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
然而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反对者声势颇大,且变法派内部也出现分裂。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为荆国公。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今人辑有《王安石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