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雪来
我一直以为,雪应该是夜晚下的。偷偷地下了一夜,清晨,窗外银装素裹,万树梨花,一片宁静。
而前几日中午的一场雪,下的极不是时候,虽纷纷扬扬,漫天飞舞,却让人失去了那份惊喜。
行人路上并没有留住,只耐着寒冷过冬的小草上有些许白花,还未到晚上便已悄悄融化,使孩子们的满心期待成了泡沫。
也难怪,小区里的梅花还未开,雪怎么能自己兀自到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记得恩师廷龙先生乙未大雪画过一幅作品:一株腊梅斜出,老枝弯曲有度,小枝互相交错,疏朗有致,枝头几点梅花正绽放。并题字,只有香如故,等来梦里人。从一画可见廷龙先生的文人风度和君子精神。
一直以来,梅花都是文人墨客的笔下生灵,不仅因为其花美,天质至美,韵逸香清,而更是对其理想人格、风骨精神的无比敬仰,它不畏严寒,在众芳摇落之时,与松、竹为友,凌岁寒而独开。而到了百花齐放之时,却无意与其他花卉争妍斗艳。“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在顺境中不媚于俗、超然物外的崇高品格和高贵气节,正是古代文人雅士所崇拜所提倡的“君子”之风。元代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把文人的人品与画品的进行了高度的理想表达,一种高雅清纯之气,弥漫天地,飘溢古今。
一枝老梅,旁逸斜出,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魏晋风骨?是酩酊酒醉的刘伶、长歌当哭的阮籍,还是那桀骜不驯的嵇康?个性张扬,古硬萧飒,遗世独立。
古琴有一首著名的曲子《梅花三弄》,严寒、傲雪、冰霜,轻灵、动人、摇曳,这首曲子中都作了绝妙地表现。据说《梅花三弄》相传移植于笛曲。《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王子猷一日乘船外出,听闻右军将军桓伊于岸上过。王子猷一早闻得桓伊善吹笛,只是未曾相识,便遣人与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当时同样官位显赫,但也久闻王子猷大名,便下车上船,坐于胡床之上,“为作三调”,据说就是《梅花三弄》的前身。桓伊“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也”。 看人世间多少故事,最销魂者梅花三弄。
古人还有踏雪寻梅的雅兴。中国人看花,大多都比较随意,惟独对梅花是个例外,不但看,还要赏,还要探,还要寻。踏雪寻梅,自古而然。一树寒梅,傲然兀立,既显出梅的千般风韵,万种精神,同时,更映照出那些身处逆境却守志如玉的文人的情怀。
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有了寒士踏雪寻梅,雪与梅就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梅、雪、人三者齐备,展示出天地间何等动人的奇观。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可以说把梅与雪的关系说得比较透彻了:“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与梅,梅与雪,雪飞花舞,花雪交融,晶莹明媚,洁白无瑕,酿造出一幅凄美冷艳而又生机盎然的天景天趣!雪落江南,惊鸿若翩,昙花一现般地转瞬成泥,在我的心上却留下了诗的踪迹。
如今,大雪节气刚过,风瑟瑟,雨萧萧。又是一个萧索寒冷的季节,梅花开了,点点寒香,一树清芳,“暗香初透花心动,为有相知入梦来”,折下一枝梅,等待大雪来。
“只愁雪虐梅无奈,不道梅花领雪来。”梅花应恨雪来迟,当雪纷纷飘落,侵染着万物生灵,而梅的等待也让它在白茫茫的雪海中显得分外的妖娆。想起,雪夜,曾经的迷失,在对与错之间忧郁彷徨,值得庆幸的是在那漫天飞雪的夜里,嗅到了梅的暗香,那些所有关于梅与雪的记忆,都被小心珍藏。曾经梅花正好,雪月无边;而今,心中皈依,无端欢喜。
突然想起诗人张枣《镜中》的一句诗:“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