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保拉教育思想的异同

孔子(公元前551-479),原名,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音乐家,也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

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普拉顿(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人。

两者之间的比较:

1.重视音乐教育在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功能。

孔子开办私塾,把礼乐作为他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涵盖三千年,七十有二人”(史记,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在教学内容上,音乐教学被放在第二位;在教材的选择上,以《诗》、《书》、《礼》、《越》、《易》、《春秋》六书为基本教材。

作为系统教育的体现,孔子的育人教育内容包括“文、性、忠、信”四教(“子教四事:文、性、忠、信”)《论语》)。还包括知、勇、艺、义、礼、乐。而“乐”是孔子“四教”之一的“文学”中的重要科目。“鲁兹问大人,孔子曰:‘若臧武忠之知(智),公之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术,文以礼乐,亦可成人。"(《贤文》),他认为人的全面修养不能缺少音乐,缺少音乐天赋的人不是完整的人,所以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孔子说,'以道为旨,以德为据,以仁为据,游于术中'(蜀二),其中'道'是常,'德'是本,'仁'是归依,'术'是自由游戏。孔子说的“艺”,就是“六艺”。“游艺”既是前三者的不足,也是前三者的完成。正是通过对客观规律的全面把握和运用,在现实中实现了人的自由,完成了“有志气”、“有德”、“有仁”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历程。与“游艺”相联系的是孔子“乐”的教育主张。正如“徜徉于艺”高于“志”、“德”、“仁”,“乐成”是指人格的完成高于“兴于诗”、“立于礼”,它是通过“乐”的修养来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孔子看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也应该遵循“诗之盛,礼之立,乐之成”的原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论语》中的“乐”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以礼为乐”,与音乐(“艺”)的运作行为有关;二是指音乐教育的快乐,是对音乐教育行为的总结。孔子崇尚音乐成就的修养,通过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善,成为符合儒家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的“仁者”。在这里,音乐被视为培养和塑造人(“成人”)的重要手段。上面提到的孔子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用21字来概括,即所谓:以道为旨,以德为靠,以仁为靠,以艺为行,以诗为兴,以礼为立,以乐为乐。显然,在这里,“音乐”的完成是其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此之前,学习者以完成对诗歌和礼乐的学习为前提,从未离开音乐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实现。所以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音乐教育,这恰恰证明了音乐教育整体上是孔子教的。

教育系统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

柏拉图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音乐对人的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柏拉图《国民性篇》),主张音乐是所有国民教育的必修课,儿童应从小学习音乐。他在自己的教育计划中指出:“作为未来的统治者,孩子们,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17岁和18岁之前,都必须致力于体育和音乐的学习。音乐被视为重要的必修科目,其次是算术、几何、天文和声学(音乐的数学理论);30岁的时候,选择最好的,然后学习。

“善”的科学——辩证法(或哲学)。文学被用来向他们介绍人类的伟大成就,音乐被用来揭示他们想象中的美与善的真谛,使他们的生活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悠扬”、充满“和谐”,他们的行为是美的。所以,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最关键的。一个孩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已经浸入他的内心,在那里他会变得温柔有礼;如果你接受的教育不好,结果会相反。再者,一个经过适当教育的孩子,会非常厌恶丑陋的东西,欣赏美好的东西,感受到它们的灵感,并从中汲取营养,这样他的心智才能成长为既美好又善良的人。他可以无意识地谴责任何丑陋的东西,尽管他还年轻,但他不知道为什么。等他长大了,理智了,他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他的教养让他有同感,这很自然。古希腊的斯巴达受他们思想的影响,建立学校,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唱圣歌和战歌,把音乐教育与宗教舞蹈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目的是使他们成为坚强的战士和有教养的“管家”。

斯巴达人有节制,有教养,所以“纪律和服从的精神在斯巴达盛行”(色诺芬的斯巴达城邦)。古希腊的雅典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从七岁开始,男孩会去文法学校学习语法,在音乐学校(也叫钢琴学校)学习音乐,主要学习唱歌、乐器和诗歌。

2.重视音乐德育的社会功能。

孔子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德育功能。“子曰:‘人之无情,何以为礼?“无情有什么乐趣,”"(《论语·八蜀》),由此可知,礼而无仁,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贵贱的秩序是无法维持的。"人都没心没肺的,你高兴什么?“这时我们才充分认识到,音乐具有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天下之间媾和的特性。在孔子看来,“乐”最适合宣扬仁政,能使人际关系和谐,等级关系协调。同时,在音乐的内容上,要求以仁补礼之不足,使音乐的内容与礼相契合,提倡礼乐手段的运用,贯彻以“仁”为核心的理论。他以“乐”为手段,配合“礼”,赋予“乐”以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能,提出“礼乐治国”。移风易俗,不擅音乐。”(《孝经·广道道》)礼为外修,乐为内修”的思想,旨在以礼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以乐来培养人的内在品质。这种思想反映了他用音乐改造社会风气的意图。

柏拉图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他认为音乐教育可以使他们“行为优美”,使受过适当教育的人具有高尚的灵魂,具有“敏锐地发现艺术或自然中的疏漏或错误的能力”(柏拉图的《普罗塔哥拉》)。在柏拉图看来,优秀的音乐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影响人的行为;它能促进人形成完善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不仅是城邦的管理者和捍卫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努力达到的“境界”。即使是女性,也应该受到诗歌和音乐的影响,但用的“歌”应该和男性用的不一样。

3.音乐美学的评价标准

孔子确定的音乐美学评价标准--至善。

孔子不仅强调音乐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而且非常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听说邵在齐,却不知三月肉的滋味。我说:‘我不想幸福,但我太幸福了!’" "(《论语》)《邵》乐是舜时代的乐舞,是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作品。所谓“九成吹笛,凤来乐器”(《尚书·艺纪》),这种乐舞的风格是“湿和,似南风”(《乐微动声乐器》),优美抒情,似春风。艺术的高度(完美)令人着迷。内容不错(完美)。这部作品的内容是歌颂姚的德行。“子曰:‘少’既美且善。《论语·蜀二·巴蜀》),它认为这种乐舞最能体现它所追求的内容(“德性”)与艺术(艺术形式)紧密统一的目的。子曰:“吴是完人,而非完人”。吴是的乐舞。内容是:“斩周以除其害,其德可成武”(《李周·官纯·大》)。作品内容是歌颂周武王的武艺,展示武王伐周全过程的乐舞。是古代乐舞中非常著名的具有很高艺术性的武舞。他觉得虽然音乐和舞蹈的艺术水平很高——很美,但这是美中不足。

乐舞部的内容是以武力取天下,而不是姚赞顺、顺让舆最主张的天下政权和平更替,所以他作出了“尽善尽美,不尽善尽美”的评价。孔子认为好的作品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即美与善并重,形式(艺术)的美与内容的善,两者应该统一。这一辩证思想确立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评价标准。

柏拉图认为:“我们总是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锻炼头脑。”“节奏和旋律最有力量沉浸在灵魂深处。如果教育方法得当,就会用美浸润心灵,从而被美化……”“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之外,还必须把探索美好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目的,教育人们向善向善”(柏拉图《理想国》)。音乐以吸引人的感情为轴心,对人生价值和人的魅力有着全局性的影响。

充实充实,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最终促进人格的和谐良好发展。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把音乐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他们不是简单地把音乐作为审美对象,而是充分利用音乐的审美特性来培养人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都强调音乐对人的情感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伦理启示。

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借鉴和研究它们,对于加强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