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杨立伟,在回到了地球之后,为何再也没重返太空?
杨利伟没有重返太空,并不是年龄大的原因。有些人认为是杨利伟年龄已经不占优势,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航天飞行从太空归来的时候,年龄只有38岁,身体各项机能和反应素质正是峰值,所以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更深入地说,美国的宇航员格伦在77岁的高龄,依然能够发射升空,重返太空的事实证明:杨利伟没有重返太空。并不是年龄惹的祸。
其次,身体上的损伤和痛苦的恐惧,也不是杨利伟重返太空的拦路虎。能够勇做中国航天史上第1人。不单要有强壮的体魄和素质。更要有大无畏不怕牺牲的勇气。在火箭准备进入太空的那一刻,杨立伟便已经做好独自面对黑暗孤独和险情,献出生命,九死一生的准备了。
并且,杨立伟的身体训练和身体素质一直名列前茅。2001年36岁年龄的时候,杨利伟在航天局单位百米比赛跑了11秒97。杨立伟的前庭超重耐力等其他考核指标,也是当年航天员中绩效优异的代表,综合成绩更是占据首位,回到地面又进行了一段休养。所以,也不是身体上的原因。
杨立伟没有重返太空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杨利伟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后期太空事业发展有指导意义。
杨立伟的英雄形象价值和意义不同寻常。从0到1,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样杨利伟的太空航行,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事实上,杨立伟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张形象名片,也是科研人员和宇航员的英雄榜样与前辈。
从航天飞行器升空开始。英雄杨立伟遇到了一系列的危机。比如身体承受超负荷的压力,内脏承受***振,与大气摩擦外表温度过高,火箭外舷窗出现裂纹等等危险突发状况,这些险情的处理,处处体现了杨利伟英雄般的气魄以及娴熟的操作和技术。
而在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杨利伟与地面的通信曾经短暂失联。杨利伟镇静地观察的各种仪表,精确的操作,判断走路程序的执行情况,以及判断反冲发动机是否点火,恢复通讯等等,都堪称航天史上的实操经验教科书。
杨利伟这些实战经验,对后续宇航员的驾驶飞行和技术提升等,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失误的损失压力和后果,增进航天飞机指挥与操作技术的改善,也弥补了一些漏洞,为后续的太空航行和宇航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6:23分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腹地,这正好是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刻。这个巧合也赋予了杨利伟英雄的使命形象。
我认为这种英雄形象,为中国人鼓舞了士气。所以,杨立伟是中国人名副其实的国宝,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张形象名片。有关部门自然会有保护他的英雄形象和荣誉名望,以及做到安全上的保障等周全考量,不再安排杨利伟上太空也属于情理之中。
第二个原因:杨利伟任务已经成功达成,还有更重要的岗位和任务等着他。
杨利伟为中国的太空事业贡献了浓重的一笔,是冒着9死1生的风险。英雄一称呼已不足以赞誉。在杨立伟代表祖国出征太空的那时起,他英气勃发已然将生命置之度外。从使命和任务的角度来说,杨立伟已经切实达成了,杨利伟是第1个大无畏,亲身试吃螃蟹的人。
现在杨利伟依然在为中国的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也并不一定非要去太空才能完成梦想。杨立伟在地球担任的幕后指挥与协调等岗位,也可以培养航天人才,参与建设空间站和传承经验等实际工作,价值贡献很可能更大。在地球的岗位同样是执行太空航行任务,只不过由前线岗位转接幕后岗位。
这种岗位的转换,同样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尽职尽责,也同样是在实现着太空梦想。我认为这也是英雄该有的体面。
总的来说:杨利伟之所以没有重返太空,并不是年龄疾病身体以及家庭的原因,而是杨利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传承经验和培养下一代航天人才。要把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
同时这也是保护英雄的荣誉和榜样形象下的一种周全考虑。我认为十分恰当,符合人民心中对英雄的一种尊重,也体现了航天部门的人性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