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里的九腔十八调是什么
细数二人转
九腔十八调
人们常用(九腔十八调)来形容东北二人转曲牌的繁多,那么,二人转到底有多少曲牌呢?
二人转继承关内民间艺术,结合东北民歌、秧歌等艺术形式,吸收全国各地方戏曲、大鼓等一切可以借鉴使用的优秀曲牌,如百川汇流,终成大海。
日月轮转,万象更新,二人转的演出环境、演出形式、演出方式方法以及二人转曲目、曲牌的版本、结构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当下而言,二人转正戏段子中,正在使用的曲牌大致如下:
(一)常用通用类
[胡胡腔]
胡胡腔是概念词,也是曲牌名。作为概念词的时候,它代表的是 [胡胡腔] + [大救驾] + [打枣] + [喇叭牌子] 等,也就是一出二人转正戏的序幕部分的总称。作为曲牌名,它更是举足轻重。就传统唱法而言,它便是“好听不好听,先听头一声”的头一声。一句靓丽的胡胡腔,往往可以搏得满堂喝彩。
[胡胡腔] 又可分为 1 [头板胡胡腔]、 2 [二板胡胡腔]、 3 [三板胡胡腔] 和那个被称为黑吉辽三省杂交、九拐十八盘的4 [大尾巴胡胡腔]
[大救驾]
[大救驾]曲牌如其名,如千军万马临危救驾。紧锣密鼓,气势磅礴。演员唱作并行,精神振奋。 [大救驾] 又分为5 [大救驾] 和 6 [反救驾]
7 [打枣]
[胡胡腔]和[大救驾]这两套曲牌下来,演员和观众都处于亢奋状态,很是需要一个优美、舒缓又轻松的曲牌来缓解一下,[打枣]做到了。[打枣]这个曲牌严谨度堪称一流,如行云流水。
前后台互动紧密,可谓天衣无缝。
8 [喇叭牌子]
[喇叭牌子]是曲牌中的“穆桂英”,仗仗落不下。 [胡胡腔]中,它作收官之笔 ; 正戏正文中更是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二人转里有它;,拉场戏里也有它; 花红曲子里有它,苦戏里也经常有它。非但如此,它还有专利——演唱行车、走马、赶路时候大多用这个曲牌,因此 [喇叭牌子]也叫 [车趟子]。
9 [武嗨嗨]
如果评论二人转哪个曲牌所占篇幅最大,那么 [武嗨嗨] 必是当仁不让。绝大多数的二人转正文,都是以 [武嗨嗨] 推动主线,以其他曲牌辅助渲染,最后以 [小翻车]或 [流水]结尾。[武嗨嗨] 唱法特别随意,有千变万化。另外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本质像水,能与所有的曲牌紧密交接和结合。
10 [大武嗨嗨]
[大武嗨嗨]是 [武嗨嗨]的原型,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传统唱法的曲牌之一。很早以前的二人转没有乐队,两个人在前台演唱,同行们在后台用嘴代替乐队伴奏——
前台唱:一轮那个明月呀
后台和:哈!
前台唱:照西厢啊
后台和:叭嗒吆嘿
前台唱:二八那个佳人呀
后台和:哈!
前台唱:巧梳妆啊
后台和:叭嗒吆嘿
……
到一段落甩腔的时候,前后台一起——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哎咳哎咳哎咳呀……因此,老艺人们给这种唱法与伴唱,叫做“哈酥”
11 [悲武嗨嗨]
[悲武嗨嗨]曲牌是 [武嗨嗨] 与评戏曲牌的混合体。因此它可以使用评戏的甩腔,也可以使用[武嗨嗨] 的甩腔。此曲牌讲究低沉悲切,多用于哀告哭诉。
12 [文嗨嗨]
[文嗨嗨] 这个曲牌悠扬婉转,荡气回肠。曲牌优美,历来被公认为二人转十大主调之一。多用于表述“观赏花园景色”和“女主坐于房中”等场景。
13 [快文嗨嗨]
[快文嗨嗨] 貌似[文嗨嗨] 的精简版,速度快,音符少,听起来有点像[文嗨嗨] 的快进播放。
14 [青柳子]
[青柳子]曲牌简单明了,干净利落。多用于表达人物行走、动作时使用,也可以用于感情色彩不浓重的唱词上。
15 [红柳子]
[红柳子] 是苦戏的灵魂,同样也是二人转十大主调之一。此曲牌音域跨度大,优美动听。唱法也是多种多样。可叙事,可诉功,可悲叹,可言情……
16 [靠山调]
[靠山调] 也是十大主调之一,它的感情色彩介于[武嗨嗨] 和 [红柳子] 之间。用途自然也是相当广泛。因最初用于《回杯记》中的张庭秀唱段,因此也叫[穷棒子调] 。此曲牌雄浑高昂,是演员展示嗓音的上上之选。
[报板]
[报板] 虽然是板式,同样也是曲牌。因为 [报板] 乍听像数板,其实无论17 [二六] 还是18 [流水] 都是有腔调的。[二六] 求慢,越慢则越显示唱功深厚; [流水] 求清,无论速度多快也要求吐字清晰。正所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19 [小翻车]
[小翻车]这个曲牌名字真是靠谱。试想一个赶马车的车夫,把车赶翻了是个什么场景?这个曲牌多用于比较剧烈或激烈的剧情。如:“仙人腾云驾雾”、“武将争斗”或是一出戏即将结尾的环节。
20 [哭糜子]
[哭糜子] 是二人转中最苦的曲牌,多数用于生离死别的悲痛场景。莫说是人,花也溅泪啊!
21 [英雄悲]
[英雄悲] 是苦曲牌的王者。[哭糜子] 讲“哭”; [英雄悲] 讲“悲”。这个曲牌的型与神都堪称完美。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女通用。
22 [送水]
[送水] 曲牌源于民间。东北某些地区,老人去世有“送江水”的习俗。送江水的时候,乐队师傅吹奏的便是这个曲牌,因此命名为 [送水] 。这个曲牌虽然不像 [哭糜子 和 [英雄悲] 一样大哭大叫,却能表达出灵魂深处的感伤,更令人回味无穷。
23 [漫西城]
[漫西城] 简洁明了,堪称唯美。曲牌轻快轻盈,演唱载歌载舞。演唱者如同水上漂,观赏者恰如画中游。
24 [锯大缸]
[锯大缸] 这个曲牌来源于二人戏《锯大缸》,这个曲牌本身喜剧色彩浓郁。多为男女上下句轮换句式,幽默风趣,互动性强。
25 [三节板]
[三节板] 这个曲牌以能“卖味”著称,也是典型的男女上下半句演唱方式的曲牌之一。多以“回忆往事”,“梳妆打扮”,“陪送嫁妆”等事件的表演。值得一提的是,[三节板] 有两个很是取好的甩腔。
26 [京东] 、27 [四平]、28 [奉派] 、29 [西河] 。
二人转曲牌中,吸收了太多太多的大鼓曲牌,有的曲牌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面貌与神髓,彻彻底底的成为二人转的一分子。例如我们前面说过的[漫西城] 、[英雄悲] 等等,它们都来源于大鼓曲牌。但 [京东大鼓] 、[四平大鼓]、[奉派大鼓]和 [西河大鼓]还依然保留着极大部分的本来面貌。
京东大鼓享誉全国,自然不必多说 ; 西河大鼓更是国粹般的存在,也无可厚非。四平大鼓和奉派大鼓是扎根于东北老百姓心灵深处的民间艺术,更“接地气”二人转吸收这几个曲牌,更是锦上添花。
在二人转正戏中,[京东大鼓] 主要用于叙事。而其余三者用处更是广泛。[四平] 、[奉派] 、[西河] 通常被串联在一起使用于篇幅较长的曲目段落当中。
如:《西厢》中的“听琴”部分 ; 《罗成算卦》中的“算卦”部分 ; 《马寡妇开店》中的“三更”部分等。大多数先以 [四平] 铺垫,[奉派] 升华,后以 [西河] 达到高*潮的效果。当然也有根据本身情况而分别使用的。
30 [羊调]
[羊调]这个曲牌虽不常用(《西厢写书》中张生跪地,崔莺莺唱段)但却婉转动听,细腻绵长。不疾不徐、不骄不躁。如春风拂面,如雨润心田。
31 [扯羊尾巴]
这个曲牌名有点意思,你去扯羊尾巴,羊就会叫。莫不是形容这个曲牌的后半句那个撅尾巴的腔调,就是被扯了尾巴的羊发出来的?(见《小王打鸟》“起誓”)
32 [五字锦]
[五字锦] ,二人转曲牌名中的比较文雅的了。演唱时男女各半句,每半句五个字,故名[五字锦] 。曲调舒缓,悠扬悦耳,多用于“盘家乡”和“小两口拌嘴”等剧情。
33 [西口韵]
如果说 [靠山调] 来自于 [拦马正] ,那么 [五字锦] 就是来自于 [西口韵] 。可谓抽丝剥茧而成。曲牌具有相当大的系统性和艺术性。见《上本蓝桥》之“八出戏”
34 [鸳鸯扣]
[鸳鸯扣] 这个曲牌还是很不错的,感情色彩多倾向喜庆。曲调紧凑连贯,一气呵成,多用于抚养孩子长大等剧情。
35 [小悲调]
[小悲调] 这个曲牌,结构鲜明,婉转绵长。感情色彩上讲究小伤感,小悲痛,因此命名为“小悲”
36 [下楼]
表演女主下楼的专用曲牌。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闻声如见其人。
37 [茨儿山]
曲牌因拉场戏《茨儿山》而得名,地方特色浓重,节奏感强。白玲老师用于西厢,与 [下楼] 曲牌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38 [压布升]
极富有传统特色的曲牌之一。因为在传统唱法中,每一句唱词后面要加“压布升”三个字,因此命此曲牌名为 [压布升]。
39 [钵子]
[钵子] 曲牌大致保留着梆子腔的原始构造,曲牌大开大合,以高亢著称。一般在演唱神仙赶路剧情使用,或是与 [探亲]、[顶嘴] 一起出现在 [胡胡腔]
40 [神调]
[神调] 出自民间,由吉林榆树“老那”等艺人,经过改造和处理,正式使用于二人转舞台。
41 [影调]
来源于皮影戏,故称[影调]
除《寒江关》外,此曲牌大多演绎带有神话的剧情。
42 [佛调]
[佛调] 来源于佛歌,曲牌曲谱结构基本没有变化。用于二人转曲目中,也只用于表演拜佛烧香的剧情使用。
43 [三不正]
常言说“名不正,言不顺”,[三不正] 这个曲牌是“名不正,调不顺”曲牌结构违背音乐逻辑,唱也不正,听也不正,因此到如今此曲牌几近失传,其实也是优胜劣汰的必然而已。
(二)专戏专调类
我们知道,二人转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性和灵活性,所以,同样的曲目,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唱法,曲牌的使用也大不相同,那么,有没有一成不变的曲目曲牌呢?
当然有,例如有些传统剧目:老版本的《猪八戒拱地》、《三请樊梨花》等,以及近代的诸多“谱子戏”
44 [伊儿吆] ~《阴魂阵》
45 [腰穿儿] ~《阴魂阵》
46[春哥上工] ~《双拐》
47 [哭楼] ~《刘小姐观星》
48 [慢中紧] ~《刘小姐探病》
49 [打花名] ~《王美蓉观花》
50 [打水歌] ~《蓝桥》
51 [纱窗外] ~《二大妈探病》
52[劝大嫂] ~《马寡妇开店》
53[还阳糜子] ~《包公赔情》
54[二流水喇叭牌子] ~《包公赔情》
55 [小放牛] ~《二大妈探病》
56 [摔镜架] ~《回杯记》
57 [秧歌柳子] ~《包公断后》
58 [硬口柳子] ~《包公断后》
59 [报板腔] ~《西厢观画》
60[引子] ~《三请樊梨花》
61 [茉莉花] ~《三请樊梨花》
62[反西凉] ~《三请樊梨花》
63[拦马正] ~ 《三请樊梨花》
64[游西湖] ~《三请樊梨花》
65[思夫五更] ~《三请樊梨花》
[影调] ~《三请樊梨花》
66 [影梆] ~《三请樊梨花》
67[传令] ~《三请樊梨花》
68 [莲花落] ~《三请樊梨花》
69 [八不合] ~《三请樊梨花》
[神调] ~《西厢观画》
70 [打牙牌] ~《老猪八戒拱地》
71[清水河] ~《新猪八戒拱地》
72 [纱巾扇] ~《马前泼水》
73 [妓女悲秋] ~《西厢听琴》……
(三)外来人曲牌
我们曾说过二人转借鉴吸收了诸多的其他曲艺的曲目曲牌,例如各类的大鼓曲牌,有的曲牌已经完全被转化为二人转的曲调,然而有些地方特色浓重的,还依然保留着它们的本土风貌如:
74 [河北梆子] 曲牌
75 [河南坠子] 曲牌
76 [山东吕剧] 曲牌
77 [黄梅戏] 曲牌
78 [二黄] 京剧曲牌
79[正调] 评剧曲牌
80 [反调] 评剧曲牌
81 [大安板] 评剧曲牌
82[大悲调]评剧曲牌
83[三墩] 评剧曲牌如是等等
以上是小编所做的关于二人转曲牌的整理。但由于二人转曲牌的博、杂、繁、复,且名称不全、不正、不雅的居多,以至纵然是想为其分门别类都是极大的难事。在这里小编由衷赞叹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数年来对于东北二人转的继承和发扬做出的巨大贡献!单从曲牌这一点来说,可谓逐其源、会其意、塑其形而正其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良曲目曲牌。
二人转博大宽广,小编水准有限,以上内容若有不正、不符、不良之处,敬请广大同仁及二人转爱好者们提出宝贵意见,好及时更正和改良。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这个流传几百年的艺术之葩,在五色斑斓的民间艺术花丛中,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