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筝与潮州古筝的潮州音乐

潮州的音乐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样,表演队伍可大可小,非常灵活。按其演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锣鼓、排箫、丝弦、细乐、庙乐、国乐。以鼓声为指挥的打击乐器和管弦乐称为潮州大锣大鼓;在潮州大锣大鼓的基础上,删除斗锣、苏锣等强浊打击乐器而衍生出来的锣鼓,称为潮州小锣鼓。有大小唢呐或横笛、苏鼓、苏锣、龚玥、康锣和以大小为主的苏锣鼓;潮剧的弦乐主要有二弦、椰胡、帝子和扬琴。还有小三弦、琵琶、筝三种乐器的精品音乐,还有庙会音乐等等。古筝在许多不同乐队的表演形式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潮州筝是中国筝的一个主要流派。在英国出版的《辛格洛夫音乐辞典》中的《中国音乐》一文中说:“中国北方筝派以河南、山东学派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筝派为代表。潮州筝以其风格鲜明、色彩丰富、曲目众多、精致典雅、韵味悠长、音色柔和、演奏变化多样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其影响非常广泛。潮州筝流传于闽南、上海、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潮州音乐统称弦诗,是潮汕最古老、最流行的民间音乐品种。因潮汕民间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词而得名。演奏时用木板击掌,以颇具特色的潮尔弦为主导,配以椰胡、、三弦、琵琶、二胡、扬琴、笛子演奏家。弦诗音乐传统的演奏习惯是由慢到快,逐层推进,即从第一板开始,然后以第二板结束,临摹节拍,第三板直至高潮,使音乐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情感内涵。潮州筝演奏的曲目来源于潮州弦诗。

潮州弦诗乐最具代表性的曲目有《潮州十套曲》,即《月儿高》、《平沙雁》、《黄鹂词》、《锦上添花》、《大坂》、《玉链》、《凤凰乞凤》。这些大套曲目都有一定的结构和规格,由“头板”、“抄拍”、“三板”三节组成,每节68板。它的演奏速度从悠闲缓慢的节奏开始,由慢到快逐渐加快,最后以高潮结束。潮州弦诗大致可分为五种不同的模式,即“轻三十六”(简称“轻六”)模式、“重三十六”(简称“重六”)模式、“活泼五”模式、“反行”模式、“轻三重六”模式。这些名字都来自“24”光谱。无论是哪种调式,都可以在潮州筝的演奏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所以要掌握潮州筝的演奏技法,首先要熟悉以上调式。

传统的弦诗音乐有两种不同的记谱法:一种是“I音阶”记谱法;另一种是传统筝乐用来记录声音的“二十四”谱。“24”谱是“234”谱的简称,以“二、三、四、五、六、七、八”等七个数字为音标,用潮州话读出。现将“24”谱与“I音阶”谱的音序对比如下:

二四谱二三四五六七八

刻度谱与尺子相同,刻度功为65 B。

简单光谱5 6 7 1 2 3 4 5 6 7

从上表可以看出,“二四”谱中的“三”“六”音,除了应包括正音的羽化和角度(6 ^ 3),还应包括房屋的变化和变调的标志(7 ^ 4)。这就是在实际表现中,攻丝和重攻丝的区别。轻:表示积极的语气;沉重:表示变调。轻六音以五声音阶5 6 1 2 3为主要音组,多表现欢乐跳跃的气氛,一般强调旋律之美,如《平沙雁》。“轻六”声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抒情的,两个声调“7”和“4”只作为过渡音;另一种是轻松活跃的,音乐中基本没有“7,4”音。重六音由5 7 1 2 4组成为主音组,多表现庄重、悲凉、深沉、激昂的情感。“重六”调有三种形式,一是“4”调比较稳定;第二是“6”音多,旋律更活泼;再次,“7”和“4”两个音不够稳定,要慎用“6”和“3”两个音,如潮州音乐中最有特色的“昭君分”和“月儿高”。轻和重的区别是相对的。潮州筝演奏中音调之间的关系是以调式的感觉为基础的。潮州筝调式中两个音是一样的,关键在于调式的运用。

在“重六”的基础上,滑动“五”调形成“活泼五”调,重音韵,如《深总在我心》。这种声调与潮州话密切相关,

俗称“数韵一声”。“轻三三六”的键是由“轻六”前半音阶和“重六”后半音阶组合而成的特殊音阶“5 6 1”。“反衬”是弦弓主线的反调,其音阶与“轻、三、六”相同。潮州弦诗也有其专用术语,如催板,是原曲的变体,一般有“1.1”、“3.1”、“7.1”、“2.30”等几种形式。此外,还有“临摹”,又称腰板,还有很多后半拍,俗称“鲤鱼吐气”。这些都是潮州音乐本身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潮州筝才有别于其他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