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明星真人是一种什么感受?
见过明星真人,这样的体验我有,而且有很多次,会有一种兴奋感,但同时,也会因为与想像存在落差,略略带有失望。当然,更多的时候,会更加的佩服明星们,他们的成功,绝否偶然。
第一,偶像类明星,常常表现为技能单一,而粉丝给予的人设高度完美,真人与荧屏有明显落差,要学会适应,毕竟他们也是普通人,外面稍稍加了一层光环而已。比如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几乎都到过镇江,因为这里是全国重点乒乓城市。别看他们名扬天下,但都还是孩子,一蹦一跳的,与邻家孩子相仿。刘国梁那时就爱歪着脖子打球,孔令辉比较内敛,杨影比较活泼,邓亚萍比较外向,王励勤就是听话的男孩,还会害羞地红脸,在采访他们的时候,各自的个性一目了然。
那时候,特别想看到王励勤的大刀阔斧,对一对刘国梁的左撇子怪拍,我提了一个问题,问张燮林,你对两位爱徒的水平怎样评价?老张好狡猾,各有千秋,谁发挥好谁就会赢。
真刀真枪地打,刘国梁应当不是王的对手,但王是老实孩子,太实诚了,发球都不怎么变化,就那么看着他,0比3输给了刘国梁。当时的感受是,听话的孩子,不够霸气,真是运动员的大忌。
刘国梁当时就表现出了爱思考的一面,我听他对张燮林说,唉,有个记者,把教练的称呼都搞错了,真是的。呵呵,这不懂球的胖子,还真的很在乎记者细节。
第二,学者型明星,常常表现为技能全面,而粉丝对他们的人设太高大,表现为局促不安,如捣棉花之中。我对这一类明星比较佩服,毕竟他有过人的知识体系,值得尊重。易中天和余秋雨,都到过镇江。易中天在镇江作了一次讲座,其中妙句迭出,掌声不断。本来这样已经很好,但主办方有点过了,突然出了道题,出了个上联,让易老对一句下联,要与镇江有关。具体内容我已忘了。但至少我是不太满意的。应当说是中规中矩吧。我看了之后,心中了然,易老师并不是急智一类的人才,他的长处在于积累丰厚,需要给他时间慢慢讲述,不要逼他。
余秋雨属于老江湖的学问家了。见过太多的记者了,经常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他在反问你了,你总会陷入他的知识体系中。他讲了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区别,他说:文科的人,赞美天空之美,是一句又一句的优美词汇;而理科生呢,他们看天空,看到的是空气成分的复杂,光的亮度与厚度,完全不一样。不过,他建议,理科生与文科生,可以在思维上互相借鉴,对于研究学问是有帮助的。
一听就是老练的演说家。反正余秋雨的现场发挥,不比他的文笔逊色。
第三,国宝类艺术明星,常常表现为生活与艺术的衔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他们身上表现突出。与他们交流,会有时光的重叠感,宛如在舞台与现实中穿梭。戏曲大师尚长荣来过镇江。老爷子往那一坐,天然的威武之气,大大的会议室,就成了他的舞台。一亮嗓,就是大师的调儿。不须听他讲什么内容,光听他的声音,就是非常珍贵的享受。
那次,本来准备了一句词,请老人家写。但老人家还是很认真的,他说,我不太好写有偏向的词儿,就写写一般的吧。
可以理解啊,老人家到过的地方太多了,留下的墨宝也多,夸奖赞美一个地方,总得有个度。他简简单单地写了个,向镇江的电视观众问好。
哈哈,我想,其实就像某一个趣闻,一名大书法家写了一个内容,不可随处小便。有好事者把次序一调,就改成,不处不可随便。多么有趣的墨宝啊。
尚长荣的此句,也可以调嘛。镇江电视,好。
哈哈哈哈。此处有些调侃,顺致尚老爷子好。愿您艺术长青。
因为作记者的关系,采访过的名人太多了,比如陈述,比如王文娟,比如陶慧敏,比如杨钰莹,比如孟庭苇,比如胡文阁,比如成方圆,比如童祥苓,等等。每个名人一出场,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那种范儿,自然而然,就有个性的气质在那儿,这是很多年很多场合很多机缘中累积起来的,你只不过是刚刚进来的外来者,你一下子踏入他的气场,是你适应他们,而不是他们适应你。这就是名人与普通人的区别。
写到此,我忽然就想到了陶慧敏,那一次,在镇江体育馆,采访她的时候,那么年轻,双眸如星,活闪活闪的,还有点小小的羞怯,应当是她刚刚成名不久,看来,很少有名人在现场略带紧张的,陶慧敏算一个了,但由此,我更加地喜欢她的表演,因为,其中有纯与真,让人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