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拆迁队
如果你问拆迁队最怕遇到的是什么,一定不是恶劣的天气,也不是曲折的地形,而是“誓死不搬”的钉子户。尤其是那些身处闹市,或者是重要开发区域的房屋。他们知道关系重大,所以便坐地起价,一个三居室两层楼就敢要价上千万的也不在少见。而今天要说的这个“钉子户”拆迁队主动报价1亿,但是对方依旧不搬,甚至扬言给上百亿也不搬。
这个钉子户在河南郑州,我们知道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035.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589.7亿元。
这座被称之为“中原腹地”的城市自然是寸土寸金,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区,要在哪些地方拆一栋房子可不便宜,但是按道理来说,就算是很贵也不至于上亿啊,那么这个钉子户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还真有。
首先这个定住户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沟赵办事处东史马村,这个村,西临河南工业大学,南临莲花街,北临规划中的新龙路,算得上是交通便捷,位于城市的繁华之地。因此这个村子也被列为了重点开放的核心地段。很多村民都已经拿到了补贴搬离了,只有一户没有搬离。这一户就是村子里有名的“官府门第”,并有“大宅门”之美誉,是整个郑州都罕见的一个古建筑。
在东史马村还没有整体拆迁以前,人们一进到东史马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最为令人瞩目的“大宅门”了。当人们站在宅门前,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副大牌匾,上面书写着4个金色的大字“辅翼国政”,书写苍劲有力,笔劲雄浑。底下的落款是布政使司布政使任德润。
所谓的“布政司布政使”就是清朝时期的从二品大员,而“任德润”原是这个宅子的主人,也是任氏家业发展到最鼎盛的一段时期。而“辅翼国政”的牌匾正是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前后由清朝朝廷所授挂的。
宅院的建造历史还要更早一些,大概在乾隆中业所建造。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八个朝代230多年的历史。光是楼房,客屋,厢房等建筑群的占地面积便达到了1196平方米,还没有加上小客屋。
就可想而知,拆迁队看到这样一座清朝古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们唯唯诺诺的和现任宅子的主人任金玲商量,一报价就是一个亿。作为任家第七任族长的任金玲一定到拆迁队想要拆自家的祖宅,说道:“别说1亿,100亿也不给拆!”
不仅是任金玲,就连很多专家也不支持拆,毕竟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宅大院并不多见了,拆一个便少一个。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也不应该牺牲历史古迹作为代价。更何况对于任家人来说,这一套房子已经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