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有什么能力,他的志向和兴趣是什么,他人生的重大转折是什么?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家、社会活动家,著有《克里斯多夫·约翰·克立斯》、《巨人传》等十卷小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
罗曼·罗兰出生于1866 65438+10月29日。他的父亲是一名公证人,是城里一位受人尊敬的绅士。母亲虔诚而威严。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早逝后,她一直笼罩在淡淡的悲伤中,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照顾虚弱的儿子和他的另一个妹妹上。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战士的精神和信念,母亲则从玻尔皇家修道院带给他探索的精神和艺术的感性——音乐、神秘、敏感;它们既对立又互补。
罗曼·罗兰的童年笼罩在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中。十几岁时,他考上了一所高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在人文方面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得到了表达,他开始梦想一个单纯的艺术家为世界心碎的故事——约翰·克立斯·多佛的原型。
此后,他获得了一所高等师范学校的奖学金,在罗马学习了两年,在那里他负责整理文献,并在古籍记录目录中探索历史。这两年,罗兰感受最深的是友谊,来自于70岁的玛维达德·冯·迈森布罗女士。他们有着相同的理想主义,但不同的是,老太太的思想是屡试不爽的、纯粹的,而年轻人的思想是激烈的、狂热的;从这样的接触中,罗曼·罗兰获得了他两年游学生涯中最重要的知识。
意大利之行后,罗曼·罗兰先在高等师范学校教音乐史,1903年在巴黎大学任教。在他严谨的学术生活和写作中,他找到了一种慰藉。
1912,罗曼·罗兰辞职退役。为了增进健康,罗兰多年来都在瑞士度假。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瑞士。战争分裂了他的写作、友谊和影响。对他的同胞来说,他是个懦夫,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抛弃了祖国。然而,尽管有这些攻击,罗兰继续留在瑞士,做他的工作符合国际主义。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在1919年病重时随母亲回到巴黎。母亲去世后,罗兰回到瑞士,从1922到1938和父亲、姐姐一起生活在那里。在此期间,他开始对社会主义和东方宗教感兴趣。之后,罗兰去了家乡附近的一个法国小镇,在那里继续写作。之后因反纳粹活动被软禁,1944年2月30日死于家中。
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是在他性格的矛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高卢精神和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经常被描述的奇怪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个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个革命的理想主义者和一个非教条的基督徒。在一个充满激烈国际竞争的世纪,他也是一个国际合作者。罗兰热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可以成为一个理性的、必要的统一体。这样,他似乎有了一系列的二分法,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不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