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大学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是音乐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常设艺术课程。其学习内容包括器乐、声乐、舞蹈、历史、文学等。音乐欣赏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音乐艺术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源泉。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键词:音乐欣赏形式1。遵循音乐教学的规律,任何学生的个人发展或知识学习都必然会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应遵循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要把知识内容串联起来,实现“线性知识结构”的建立。要遵循这种教学规律,教师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最合适的知识模块分类规则。一般来说,音乐欣赏课可以根据年龄和流派进行教学,如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音乐流派等。可以根据音乐的流派来教。比如:民族管弦乐合奏、交响乐、组曲、室内乐等。此外,还有一种更科学合理的分类,即按照音乐结构对知识模块的分类。首先,以简单的一声部、一二声部和一三声部曲式为基础,为学生建立音乐结构的概念;其次,研究复杂三部曲、回旋曲、变奏曲、民族多节的结构展开教学;第三,大型音乐结构的教学比较困难,如奏鸣曲式结构和回旋式结构;最后通过复习进行系统的知识整合。其科学性体现在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变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建立,也有利于和声、曲式分析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二、教学内容的四个环节。根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环节,从第一至第四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一)音乐结构的概念。因为整个教学知识模块是按照曲式结构分类的,所以在教学中放在第一位,比如单曲三部曲《A+B+A》和回旋曲《A+B+A+C+A+?6?7?6?7”以及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为学生解决“什么是某种曲式”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为整体知识结构奠定基础。(二)代表曲目的作曲家及创作背景。学习曲式结构概念后,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开始教学,讲解曲目的构成和创作背景。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欣赏曲目的选择。在曲目的选择上,老师要选择能广泛接触、容易分析的经典曲目。如果三部曲结构复杂,可以选择:《拉德斯基进行曲》、《春节序曲》进行教学;在变奏结构的教学中,可以选择:《鳟鱼钢琴五重奏》、《中亚大草原》等曲目。此外,还可以插入一些具有典型音乐形象和特点的歌曲,与课程内容的主题相近,如《野蜂飞舞》、《荒山之夜》等。,从而用这样生动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说到某一音乐结构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把内容延伸到音乐体裁上。通过对音乐风格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的主要音乐体裁包括:交响乐、进行曲、室内乐、组曲、圆舞曲、奏鸣曲、幻想曲、民乐合奏等等。比如体裁室内乐的教学,可以从室内乐的概念、起源、常见形式三个方面进行。(4)音乐结构和内容分析。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学生对曲式结构的掌握、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对音乐情感的体验都集中在这个环节。比如在《变奏曲的结构——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教学过程中,将音乐“A+A1+A2+A3+A4+A5+A6”拆解为六个变奏曲,逐一分析。其中,第一变奏曲A1,以钢琴演奏旋律,小提琴演奏6遗系列,充满欢快畅快的情绪,描绘了鳟鱼在河中畅游的欢快场景;第二变奏曲A2中,中提琴奏响主旋律,欢快的音乐被中提琴暗淡忧伤的音色衬托,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中将会发生未知的事情。以此类推,完成全曲目的欣赏教学。三、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音乐欣赏课程通常以专业课和高等院校公共课两种形式出现。音乐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学,辅以PPT课件、音频文件和少量视频文件,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作为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艺术素质良莠不齐,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会显得被动。这时候就要调整教学策略,在课件中少放音频,多放视频文件,用音乐视频向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传递更多更直观的信息。除了听音乐,还可以观察整体乐队配置、民间西洋乐器、乐队指挥风格等。在视频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四。结论:在“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内容的四个环节,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针对不同的教学群体调整教学策略,才能上好大学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