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愤怒的影片评价
首先,这个评论不适合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但是这里我向你们推荐看看,因为,它并不完全代表一个艺术作品,更具有价值的是,它是一个呼声,一个在中国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的一个呼唤真理的呼声。
其次,这个评论也不适合那些根本不关心中国社会现状的人,因为剥掉影视的外衣,《光荣》是一个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批判,这种批判如此犀利,一直于从当时开始看这部电影直到现在,我一直都在怀疑,这样一部敢迎面痛击社会时癖的文艺作品,怎么会通过我国电影审查部的。既然它允许在中国放映了,那我只能欣喜地说,中国还是有在艺术中做批判工作的人的,而且现在这个趋势正在上升,也说明,中国人民正在从无知愚民慢慢转向有头脑,自我意识的合格公民。
再其次,仿佛有些人说《光荣》类似《三峡好人》。但我这个评论也不太适合那些喜欢类似《三峡好人》伪批判文艺的观众的,因为在文艺作品中有好有坏,有上有下,而真正接近群众生活,从心中热切盼望在自己作品中,探讨一个社会问题,并力图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人,肯定不是《三峡》的导演。
1.我们先回到题目中提到的问题,光荣到底是谁?
叶光荣是我们讨论的这部电影里黑井县黑井村的村支书,他和在村里一手遮天的熊家四兄弟势不两立,但是表面上唯唯诺诺,完全一副和事老儿的样子。熊家四兄弟手眼通天,上勾结县里和警察局,甚至也立刻腐化里刚来的新县长,下欺压村民,运用手中权利和身边鹰犬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村民私下称其为“四人帮”。终于借着一次熊家兄弟强抢村外妇女的机会,村支书光荣借着县里下的指示的招牌,联络可靠村民,希望通过一次性的“抓熊计划”,彻底地把熊家四兄弟的黑势力彻底从村中铲除掉。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身为村长的熊老三精明过人,逃过被当场捉奸不利局面,反而得到光荣具众闹事的把柄,突下狠手,准备反咬一口把光荣等人解决的当儿口,以新县长为代表的县领导班子,带领公安局大队突然从天而降,彻底地根除了熊家恶势力。
电影故事情节很简单,熊家四兄弟在明,光荣在暗,通过明暗位置的转化,把代表正义的村支书光荣放到了不利局面,制造了电影的紧张局势,让观众为光荣着实担心了一把。这个通过位置的转化造成的效果,也是电影剧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光荣代表了什么?
自古正邪不两立,有压迫就有反抗,而与熊家四兄弟恶势力做斗争的代表,就是叶光荣,而这个正义势力的代表,其实并不是那么的“正义”。正义这个词,在中国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从道德的角度,正义代表道德上的公正。光荣虽然是从这方面的代表,但是他默默地接受了熊老三通过人情给他妻子找来的工作机会;用钱去引诱“狗卵”去作他的帮手;打着“县里的指示”的招牌,网罗帮手对付熊四,看来,从道德的角度讲,他和他的支书身份不相符。二,正义这个词在中国还从法律角度来理解,正义代表法律上的合法,但是光荣也没有得到上级的同意,私下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侵入别人的家去搜索,看来他还是做错事情了。但是,我们从人民的角度来讲,他是“正义”的,村民们被压迫这么久,在如今人情关系和官僚腐败的大环境下,他揭竿而起,毅然地作出于恶势力斗争的举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光荣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却拥有类似欧洲启蒙运动后公民意识,在遇到不公正的时候,不去逆来顺受地服从于它,而是通过行动与之对抗,从中得到扩展自己的权利,而这个“权利”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意义: 一是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有保护自己和自身利益的权利,二是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有权利代表与自己类似的整个阶层像社会呼喊和行动的权利。所以说,光荣的举动,可以与中国历史中那些类似陈胜吴广起义区分开来,因为陈胜吴广反抗压迫,是打着被压迫的老百姓的名义,如果成功,最后龙袍加身,反抗果实自己一人享用,成为下一个统治者的无限循环。而光荣的怒吼则是代表着所有被压迫的村民的愿望,希望通过行动换得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3.再问:光荣到底是谁?
也许有人会笑:关于这个村支书的其人其事前面不是都说清楚了么,为什么这里还无聊地去问。不过大家不要忘了,我们看的是电影,是一个故事,是一个虚构的情节,虽然这个故事的背景源自现实,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去看看真实中的社会,会发现压迫虽有,但是反抗压迫是很少的,中国人向来逆来顺受,董仲舒的社会行为准则“三纲五常”到现在还在人们心中拥有主导的地位,估计在这里,真正出现光荣这样的人的几率大概为0.01%。像电影中反映出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是非常可悲的,然而更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就算出现了电影里的情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社会都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做任何的动作,这种死一样的寂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可怕到需要在一部电影里,或者一个文学作品里虚拟地塑造出一个英雄来,解救人民于水火之间,这样的心里自我安慰的方法,只能用鲁迅先生形容的阿Q精神来比喻,让人民在这样零星的批判社会的文学作品里找到一种自我解放的方法,慢慢的,人民觉得这个解脱不再在虚拟的文学里了,仿佛在真实生活里也能找到,从而达到彻底麻痹人民感知的器官。
4.电影《光荣的愤怒》代表了什么?
我看《光荣》的时候,真是替电影捏了把汗,并不是因为紧张的情节,而是替电影本身紧张。真没想到,在如今电影审查制度这么严格的情况下,这部电影竟然通过审查,按说要在以前,这么露骨地表达社会问题会经常通过审查制度和谐掉的。不过就是因为这个制度,电影也没有真正完整的展现在人民面前,而是在后边加了一个美式的Happy ending的尾巴,武警如天降奇兵,瞬间铲除了邪恶,还民一个清白。但是估计大部分人都像我一样,在电影最后10分钟的时候已经有了另一个清楚的结局。这个结局更加真实,更加振聋发聩。
而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这部电影看到的是一种民怨(或者叫民愿)。早在18世纪,西方就给这种人民通过一种介质表达自己意愿的形式叫“公众舆论”,英文:public opinion,法文:opinion publique,德文:Oeffentlichkeit。这种公众舆论最开始是只允许在文学艺术批判方面进行,被完全刨除在政治范围之外的,但随着教育和经济的提高,还有启蒙运动和自由主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西方国民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小(譬如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这种文学批判然后转成了也可以进行社会批判,最后在英法德等各国先后产生了一种就算在政治方面也不会被国家禁言的公众舆论,而这种舆论也成为国家与人民联系的一个重要通道,国家通过公众舆论获取需要解决问题的所有信息,而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和纠正政府的管理方针。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公众舆论就成为国家和公民之间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工具,仿佛神经存在于大脑和肌肉之间,传输大脑的指令的同时也传递肌肉的疼痛,从而防止了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身体机能的全部瘫痪。
反观我国,这种公众舆论仅限于道德领域还有小范围的文学领域,而那些牵扯到社会或者政治,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会因为种种限制而被扼杀掉,实在是人民可悲之处。那些作家文人,只有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夹缝中,惟恐触及政治或者社会的敏感带,而导致不测。以前是根本没人敢说,现在是有些人敢说,但是戴个棉纱或者削去重点,让人看着不伦不类好蒙混过关。不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广,这毕竟需要个过程,电影《光荣》作为这么个领头羊,还是让人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