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发展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音乐的传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萌芽,早期的声乐艺术往往与宗教、巫术有关,但其内容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如五帝时期的声乐《奏歌》:“断竹续竹,飞土追肉。”歌词只有八个字,却反映了古代人捕食的真实生活场景。虽然在古代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声乐艺术形式,但是音乐已经萌芽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形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周商代,已经产生了大型乐舞,如《大夏》、《大漠》。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音乐的萌芽逐渐发展形成,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歌唱的职业歌手。春秋战国时期的歌曲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传世的大量北方民歌组成的《诗经》外,还有楚南民间唱的九首歌和屈原加工创作的楚辞。同时,荀子的《相城篇》也是中国说唱音乐的鼻祖。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中心。为了巩固政治思想的统治,汉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通过收集、记录民歌来了解各地民众的动态,同时对乐府民歌进行加工,供其娱乐。由此,民间歌唱艺术走向职业化,大量民歌流传下来。艺术的发展规律总是从简单到复杂,音乐家也在不断追求表现形式的更多变化。于是,随着乐府民歌的加工整理,北方民间说唱音乐《宋相鹤》也演变成了《香河大曲》,汉代也因此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

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相对和平的历史环境。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统治者对艺术的热爱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于唐代的大型歌舞形式,被称为“唐代大曲”,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左部和里部的音乐和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一时期出现了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如梨园,对唐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商界女强人不知恨国,仍隔岸唱后院花。”朝代的更替并没有削弱音乐发展的规律。宋代音乐文化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唐大曲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在市井诗、曲艺、朱功调、宋杂剧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歌词、歌曲的发展上。随着城市的发展,说唱音乐在歌馆、瓦舍勾栏的表演中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元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新高峰..商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市民阶层的喜好极大地促进了元杂剧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歌唱的理论著作。

明清戏曲音乐在前代音乐遗存的基础上蓬勃发展,成为当时民族声乐艺术的主流。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声部的不同剧种,所以发展了多种多样的戏曲形式,从戏曲的音乐风格到戏剧的形式结构,都有了新的发展。昆曲、京剧等代表剧目对歌词的发音有严格的要求,以达到声韵紧密结合的精致美感。如此严格的声乐训练,为中国的声乐艺术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一切艺术都或多或少具有民族性,它们与一个民族的自然禀赋密切相关。”这里所指的“一个民族的自然禀赋”,其实是一个民族长期文化积淀的精神特质。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声乐,也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民歌演唱、戏曲演唱、曲艺演唱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们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声乐艺术大厦的基石。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所以演唱方法多为简单、自然、随意、质朴。但是,从古至今,我国歌唱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缺乏对人体生理和训练的实用知识,缺乏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实际把握。因此,由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局限性,这些原始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并没有得到总结和整理,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一直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处于自然循环、自我毁灭的状态。1840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898年的维新运动建立了新的学校,开设了歌唱课。随着西方音乐的文化入侵,出现了新的音乐运动,出现了校歌。当时学校音乐歌曲唱的歌基本都是西方和日本歌曲的歌词,只有少数是新歌,比如沈心工的《黄河》和李叔同的《春游》。

五四以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群体。中国早期的新音乐人吸收和借鉴了西方音乐文化,并将其与中国固有的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创作了一批艺术歌曲和校歌。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不仅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人民的进步要求。萧的《问题》和《纪念五四国歌》影响很大。除了小,还有很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优秀音乐人。他们不再满足于校歌或单旋律歌曲的创作,开始大胆尝试运用和声作曲技法,结合传统音韵规律来创作和发展中国艺术歌曲。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去想他》堪称&;$ TERM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歌曲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出现了繁荣。作曲家们开始在民族风格的写作上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和个性特征。一方面,黄自、朱庆等音乐家在当时“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支持下,创作了一批曲调流畅朴实、和声细腻丰富、诗歌节奏与旋律结合细致、民族风格鲜明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充满感情色彩,时而乐观明朗,时而感伤,曲调中渗透着新旧时代交替的敏感和飘忽,表现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时代变迁前的忧患意识。黄自的《玫瑰三愿》、朱庆的《我住在长江头》等艺术歌曲也发挥和提高了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在抗日和战乱的背景下,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人创作了一批充满时代感和民族感的救国歌曲,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群众的心声。比如聂耳的《铁鞋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午夜歌声》,都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同时,由于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的歌曲题材比较广泛,出现了大量歌颂爱国者、赞美自然、反映内心苦闷和离别情怀等充满时代感的声乐作品。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兴起,促进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繁荣。自$ TERM以来,一批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歌唱家和国内音乐艺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如安、英尚能、、施一奎、、周晓燕、和郎等,在中国一些大城市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传播了声乐艺术,并开始了早期的声乐教育 这不仅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培养了大批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工作者。

在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历史阶段,日寇入侵,军阀混战,国家处于紧要关头,但民间声乐艺术仍在城乡普通民众中流传和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歌,主要反映了人们渴望自由和幸福,反对战争,热爱生活,歌颂爱情的主题。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新中国解放前,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如何植根于民族民间音调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艺术家们收集和改编了大量新时期的优秀民歌,并将其转化为中国的民族和声。根据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要求,配以具有艺术表现力和特殊效果的钢琴伴奏,使旋律与和声、歌唱与钢琴伴奏融为一体。这不仅增强了这些民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赋予了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和价值。丁善德的《马伊拉》、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李海鹰的《嘎鄂李泰》、银月光下的鞑靼民歌、桑桐的《伽达默尔》、吴祖强的《燕子》、草原上的旭日和《牧马歌》等。,都是属于我们民族风格的歌曲。因其音域广、情感变化大,非常适合声乐技巧,具有艺术歌曲的味道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声乐教学中。

总的来说,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专业声乐还处于起步阶段。欧美的美声传统传入中国,一批音乐人开始按照美声的模式学习声乐艺术,同时试图将自己的艺术歌曲民族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和爱国抗日的高潮,为中国的声乐活动注入了活力。声乐活动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呼声融为一体,培养了许多人才,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时代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激发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他们努力吸收民族音乐的丰富营养,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探索作品民族化风格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积极探索题材和内容。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大地促进了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如果说以前的民族声乐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么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是我国民族唱法开始走向职业化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一些民族歌手、艺术家加入了国家专业文艺团体,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被选拔送到音乐学院深造。这样,原来的民族唱法就从一种随意的口头传授,变成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进行提炼、加工、整理,然后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训练的时期。随后,中国的高等音乐院校也相继成立了民族声乐系和民族音乐研究机构。当时声乐学术氛围异常活跃,许多文艺团体和音乐院校的专业人士在继承民族传统和学习西方美声唱法之间展开了一场“洋争”。辩论的结果是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科学发声方法的民族歌手。他们的演唱是在传统民族民间唱法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美声唱法,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如、郭和蔡等。他们在不断的歌唱中博采众长,为新时期的新中国民族声乐创造了新的演唱方法。

“文革”十年浩劫,“造反”席卷了一切文化艺术,“样板戏”已经取代了歌唱艺术,衡量声乐艺术的标准不再是优美抒情,也不再是情感的表达。“宽、厚、亮”是评判“美”的唯一强制性标准。这种违背科学的粗暴要求,伤害和扼杀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对我国刚刚取得的声乐艺术和声乐艺术教育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使刚刚繁荣起来的民族声乐事业陷入了深渊。但在周总理对艺术的殷切关怀下,仍有许多音乐人从未放弃对音乐创作的追求,从未停止艺术歌曲创作的想法。他们的艺术火花从心底产生,传遍了全国,鼓舞着千家万户和每一颗跳动的心脏。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国仍然出现了《伐木工人之歌》、《我爱蓝海》、《北京颂》等优秀歌曲。这些歌曲在民族音调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庄严雄伟,又深情细腻的旋律。他的艺术形象光辉,文笔凝练,感情强烈,堪称“文革”中的经典。

粉碎“四人帮”后,祖国的文艺舞台迎来了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新生的文艺工作者们,满怀着被压抑多年的激情,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演出中,当即创作出了《敬酒曲》、《边塞春光清纯》等一大批催人奋进、令人舒心的艺术歌曲。这些优秀的歌曲由优秀的歌手在舞台上演唱,表达了全国人民为之欢呼的心情。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在不断改革变化,日臻发展。党和国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倡导严肃高雅艺术的号召,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文艺教育工作者从思想藩篱和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通过对外交流学习和自身的进一步学习提高,展现了我国民族歌唱艺术的新局面,迎来了绚丽多彩的新时代春天。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创作的难度和深度、对演唱声音的理解和技巧、演唱作品的个性、风度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突出了时代气息,增添和发展了民族色彩,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声乐表演和教学方面,一批批国际知名的声乐教师和世界级的歌唱家来华传经送宝,为我国的声乐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经过与外国专家的交流、访问和学习,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努力,中国各音乐学院和音乐系逐渐涌现出一批声乐教育家,如沈翔、周晓燕和郭淑珍。这些声乐教育工作者对欧洲美声学派的技术要求、演唱风格、美学原则、教学理论,特别是声乐技能训练的要求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国的声乐教学开辟了新思路,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声乐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借鉴欧洲声乐技术的同时,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完善我国民族声乐,加快民族声乐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研究也成为声乐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声乐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当今中国的民族声乐唱法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瑰宝的同时,大胆而充分地吸收美声唱法的精华,尊重科学发声,有规律地创新;在保持我们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精神的原则上,对高音区的发声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发展后,正以全新的姿态向前奔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声乐艺术经历了从传统声乐的自然流传阶段到传统声乐的专业编排阶段,最后发展到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相结合的阶段,这期间的风格演变过程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会产生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新时期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和探索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开创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新篇章,建立我们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体系,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的方向。

任何成功的民族声乐艺术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鲜明的民族风格、科学的技术方法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歌手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音乐的沃土,所唱的歌曲才会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民族气质和民族特色。我们与西方文化传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不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不同,尤其是语言上的差异更大。这些差异必然会使歌唱艺术的风格和气质有所不同。在借鉴西方声乐艺术中有用的东西,创造和发展我们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时候,首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传统,因为它来自人民,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只有坚持民族风格和色彩气质,吸收外来音乐艺术的精华,丰富和充实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才能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始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新时代的巨大变化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新气象。歌唱艺术是用声音表达的艺术,是歌唱者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反应和主观感受的表达。生活在新时代的歌手,必须通过歌唱技巧,强烈而清晰地表达时代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及其感受。即在保持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同时,充分表达现实生活和时代赋予它的激越情怀,使演唱真正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