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简介

老舍是中国的小说家和剧作家。生于1899,卒于1966,满族,原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佘玉。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赵紫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的珍珠》和《面子问题》。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比较出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的生活》、《出口篇》,短篇小说集如《集市》、《樱海集》、《蚌藻集》、《火车集》、《贫血集》、《老舍作品集》(16卷)等。

1918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北郊小学校长,学生辅导员。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认真办小学,恭恭敬敬服母,妥妥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唤醒。文学革命的繁荣使他“痴迷于新文艺”,从而开始了人生和事业的新起点。

65438-0924,老舍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学。从1925开始,陆续写了三本小说:《老张的哲学》生动地揭露了烟雾弥漫的教育圈;赵子岳的鞭挞边缘指向那些夸新学校的青年学生,其实是陶醉了;《二马》的主角是一个生活在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是,还是封建小生产社会土壤里培养出来的“离巢”的变态心态。他们都用清脆的北京口语和诙谐幽默的语言渲染了北京的民俗风情,并通过对保守、窃和平的民族心理的剖析,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三部作品在《小说月报》连载后,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1926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经欧亚回国。在新加坡期间,我受到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的启发,创作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至今,在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秋,受聘青岛山东大学教授。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了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欧洲文学思潮、小说实践等课程。放学后继续从事创作。沿袭原著的艺术取向,还有《离婚》、《牛天赐传》等小说,都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喜剧效果。与他早期的作品相比,描写由浅入深,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态的风俗画家、民间社会的表演者和批评家的独特艺术风格相当成熟。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创作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对国家大事的日益关注引发了写作的灵感。比如,受侵华日军制造的五·三惨案刺激,他写了《大明湖》,九一八事变使他“对国家大事失望”,于是寓言小说《猫城记》问世;第一,更加关注城市贫民的疾苦,并以此为主要描写对象。《月牙儿》描述的是母女俩做了两代妓女,《我的生活》讲述的是下层警察的坎坷经历。在《骆驼祥子》中,从农村来到城市拉人力车的祥子的个人毁灭,写下了令人痛心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的黑暗生活引入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成就。

《骆驼祥子》是他本人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从30年代初开始写短篇小说,作品有《集市》、《樱海集》、《蚌藻集》等。其中,如刘家大院、走马上任、老字号、断魂枪等,雍容华贵,精美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01济南失陷前夕,只身前往武汉。1938年3月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总务部主任。在八年抗战期间,他为文艺界的团结和抗战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是以直接为民族解放服务为目的的。战争初期,他热情倡导大众文艺,撰写并宣传抗日大鼓、相声、吊坠等小作品供艺术家演唱。后转向直接向群众宣传的戏剧创作,创作了《残雾》、《张自忠》、《至高境界》等剧本10余部,歌颂民族气节,表彰爱国志士,批判不利于团结抗日的社会弊端,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从1944开始,我进入了小说《一家四代》的创作,回到了熟悉的北京市民社会和我擅长的幽默讽刺艺术。小说描写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普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的内心冲突,在苦难中产生的觉醒和挣扎,自然也有消极逃避和无耻堕落。《四世同堂》是他抗战时期的代表作,也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文艺成果。1946年3月,老舍应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他继续在美国生活,从事创作,并将作品翻译成英文。

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舍立即启程回国。他对新社会的新气象感到非常兴奋,不久就发表了以艺术家生活为主题的戏剧《方珍珠》。1951年初,话剧《龙须沟》上演,大获成功。剧本通过建筑群中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北京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经历过苦难的城市贫民。这是对新中国的颂歌。龙须沟是老舍创作的新里程碑,因此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从50年代到60年代,他在文艺、政治、社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担任过各种职务,但他仍然努力创作。作品以话剧为主,如《石》、《西望长安》、《红楼》、《女店员》等。,成功地描绘了北京市民告别旧生活,迎接新时代的精神历程。他还写了散文《我爱新北京》。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老舍的剧作《茶馆》、《义和团》(又称《神拳》)和《红旗下》(未完成)转向描写现代北京的历史境遇。《茶馆》以一个茶馆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走向。它写了旧中国的衰落,揭示了我们必须另寻出路的真理。老舍的戏剧艺术在这部剧中有了重大突破。《茶馆》是当代中国戏剧舞台上最著名的剧目。继《骆驼祥子》之后,又一次为老舍赢得了国际声誉。

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老舍在思想和艺术上不断取得重要进步和突破,勤于写作,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一生写了65,438+0,000多部作品。文革初期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太平湖投水自尽。

节选自:中国剧院(吴彤新宇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