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臣去逛青楼,问了青楼名妓一个什么问题,听完三人当场捧腹大笑?

在中国,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妓女是被合法存在的。我们看电视上,往往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子,家里实在是养不起了,只好随便买给人贩子换点儿钱,这女孩子便转手就被卖给了妓院。

而实际上,古时候妓女的来源还有很多。有的是家道中落,不得已而流落风尘,还比如有的王公贵族犯了罪,或者是富商官员等富贵之家,原本丫环小姐众多,可一旦家主犯了错,这些人都要跟着被处罚。有一种处罚办法,就是男的全部流放或者为奴,而女的就全部成为了妓女。

这就使得妓女也有不同的层次之分。有的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比如前面那种,沦为妓女,即便姿色出众,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而后面这两种来源,女孩子一般原本是接受过非常好的教育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精通。所以,这样的妓女往往就非常有才华,吹拉弹唱样样都可以。

古人以妓女为伴,是无伤大雅的,只能算是一件极其平常的风流事情。比如白居易就曾经蓄养过多名妓女,并且只选择十三四岁的女孩入府,年龄一过就被送出去,再换一批。他最爱教这些女孩子们填词弹唱,当然,那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客人来到家中,如果家里有几位貌美如花的姑娘,于席间抚琴调笑,自然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

由于妓女在旧社会普遍存在,因此中国历来就有很多关于妓女的故事。其中有的浪漫,有的刚烈。比如杜十娘,比如李师师,都是千古名妓,虽然身落风尘,但是却留下了千古绝唱。

明朝有位叫做李诩的作家,他在《戒庵老人漫笔》中也记载了一个关于妓女的故事。话说明代仁宣年间,有三位姓杨的内阁辅臣来到青楼买笑,席间他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看个玩笑。

这青楼里有一位妓女,最为机敏,名字叫做齐雅秀。三位内阁辅臣光临这家青楼,有人问齐雅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逗笑这三位阁老。齐雅秀妩媚一笑道,这有何难!我一个人就可以让他们三人大笑。

只见她轻移莲步,缓缓来带三位阁老的雅间。三位阁老问她,为什么来得这样迟?齐雅秀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刚才看书,耽误了时间。”三位阁老十分诧异,一个妓女能看什么书呢?他们接着就问了出来,不想齐雅秀一边斟酒一边回答道:“在看《列女传》。”

这三个人一听此言,立马笑得直不起身来。一位妓女,看书就算了,还看《列女传》,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列女传》中尽是贞洁烈女,虽死而不愿屈服的,妓女则是前门送旧后门迎新,只要有钱就什么都好说。想到这里,三位阁老更是笑得止不住。

显然,这是李诩嘲讽明朝社会风气的一段故事,真假我们已经不能知道了。李诩本人是一位非常有才学之士,只可惜屡次科考不中,于是他干脆放弃了科举之路。后来李诩对于明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著就了《戒庵老人漫笔》一书。

其实在大明朝,青楼的兴起还是建国皇帝朱元璋的功劳。当时大明朝刚刚建立,见都南京,为了显示大明朝的一派盛景,朱元璋命人在京城兴建青楼,以来粉饰太平,二来发展经济。

不过,朱元璋对于青楼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这类场所一般的寻常百姓不得入内,只有王公贵子,或者是富甲一方的商人才可以来此商谈公事。为了兴起这种风气,朱元璋本人也起了带头作用,经常光顾。

只可惜,后来妓院的发展已经不受朱元璋的控制了,越来越多的人留恋风月场所,经济非但没有带动起来,还起到了负面的作用。王公贵族流连忘返,富商官员沦陷于此。上面那则故事,讽刺的就是三位阁老不为国事操心,反而以取笑妓女为乐,其中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过于三俗,已经不宜详述。

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了宣德四年,当时皇帝感到事态严重,大臣们已经不在国家大事上花功夫,反而下了朝全都跑去了勾栏妓院。因此皇帝出了道诏书,不允许官员再与妓女同饮。只可惜,这种风气一旦兴起,再难制止。知道英宗时期,使用重刑,才将这股风气稍稍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