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池莉评论

读池莉新作《所以》2007-03-11 19:16早前就已经在报纸上看到池莉出了新作品《所以》的消息。池莉的文章看过的虽不多,并且差不多都忘记了,记得是喜欢的类型,温存的语言,细腻的笔调,淡然的味道。所以对《所以》很期待,何况单《所以》这个题目就已经很引人注目了。很想知道《所以》的结果。

时不时上迅雷搜索有否《所以》的电子版本,无。索性上新浪看了。据说新浪的连载有部分省略,与市面上售销的书有出入。不过,跳跃一段也无关紧要,后现代的格式不是都很脱节的么。时尚的说法就是比较意识流。而我,喜欢意识流。像《碧奴》。《所以》的风格也比较现代,文字对人的冲击扑面而来,令人透不过气。盲目、速度是青春的宏观写照。同时也透露出了中国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人却迷惘的忙碌。

刚开始读《所以》的时候,觉得小说文采一般,写作随意,连我这个非池莉FANS都觉得不像池莉风格。如果事前不知道是名家作品,估计也就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所以》不像小说像自传。缺少精彩场景,大篇幅的是女主人公叶紫的心理描写,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以叶紫这个特殊个例来描写单纯女孩成长的过程。当我越看越深入的时候,我看到生活的沉重、挣扎。才觉得这部小说 说值得一看。

为什么成长的路上总要付出代价,才会学得聪明、平和?才能获得人生智慧。这是每个人的成长必然遭遇的么?叶紫的遭遇太过悲惨,一生充满疑问与失败。分开来看她的际遇是那样真切,哪一桩哪一件没有在生活中上演过呢?叶紫与华林的故事,其实就很像我写的《艺术家和他的妻》的故事。

年少的时候遇到爱情,并不懂得爱情,一些珍贵的东西糊里糊涂的就失去了。青春的时光呼啸而过。曾娇好年青的女子伤痕斑驳。命运从此更改、急转跌落,一发不可收拾。人被磨去锐利凌角,克制,向社会、人际妥协。宁弯不折。是如池莉所说“人有了痛苦就要想方设法地找寻解决方式”。

个人的糟遇在历史的车轮滚滚之下显得无足重轻。历史伤害了你,历史从不会补偿、安慰你。多年以后回想曾经的种种,觉得彼时的咬牙坚持捏卫的其实都毫无意义。有什么比这种知晓更让人觉得心寒。不堪回首。可是多少人不是这样固执的走过自己的人生路的呢?池莉的文字里常常让你忍不住反思自己的人生。

复沓的语言风格,透露出一种夸张的感叹茫然之情。这种急迫情绪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生人来说,并不觉得适合,不过确实适合当代读者口味。动态词语、短句使用得很好,使文章跳跃,简明。而一些静态语言,克制着伸张正义的欲望。也许是提示题意,生活中有太多因为,所以“所以”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立场,还是一种无奈。

看完《所以》,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虽是长篇,但因使用的词语有力度,再加上括号补充的运用,使小说不显得古板,冗长。原来小说可以简炼成这样,所有的意思得以准确传达,又给读者无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