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音乐吗?
意见一经发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无数家长和学生的讨论,话题的热议持续不减。音乐课的地位从被忽视、占课变成了直接与孩子升学挂钩的科目,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明确表示,力争到2022年覆盖全国,全面实施中考美育。
今天,临近2022年底,美育在全国逐步推行,中考改革方案已经实施,音乐被纳入中考。
这时候很多学生家长开始慌了,把音乐纳入中考。那是什么?怎么考?
1,专注音乐素养
从音乐纳入中考的政策出现开始,网上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有人说,中学生必须掌握一门乐器,才能达到中考的要求。有些人太焦虑了,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们先来看看目前正在试点的几个省市。中考音乐有哪些内容?
云南省:音乐科目占20分。
云南省美育考试大纲考试要求中明确提出,学生应能背诵歌曲、示范歌曲或演奏音乐,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知道歌曲或音乐的名称和词曲作者。
广东省:音乐素养+音乐技能
广东省“新中考”方案指出,启动音乐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专项艺术技能测试(演奏或演唱)+书面音乐素养测试。
河南省:音乐素养需要视唱练耳。
河南省考大纲指出,音乐考级必须考音乐素养(视唱练耳):创作一首8小节以内难度适中的简单旋律,考生现场抽取一首进行测试,要求音准、节奏正确。
除了这些省市,高考大省武汉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公布了“新中考”方案:“新中考”总分从550分提高到680分,音乐采用纸笔考(音乐素养)、练习考和平时考核。音乐纸笔测试60分(含视听测试30分)。
从各省的考试要求可以看出,音乐素质其实是音乐中考中最受考验的。
2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那么什么是音乐素养呢?应该怎么培养?所谓音乐综合素质,就是综合乐理知识,感知、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从音乐中获得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能力。
其中乐理知识是开启音乐世界的大门,指的是音乐中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感性欣赏是指体验、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的能力。理解力是指准确把握音乐内核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能力。审美情趣是指辨别雅俗、精华、糟粕的感性能力。
这就需要考生储备大量的音乐知识和良好的音乐鉴赏水平。但是,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能力。所以,聪明的父母都是未雨绸缪。平时让孩子多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影响,慢慢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样既能让音乐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也能为以后的音乐联考做好准备。
音乐纳入中考有什么意义?
那么音乐纳入中考的意义是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如果有些孩子对音乐不感兴趣怎么办?对此,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是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其实音乐教育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考生有过硬的技术,弹好歌。
中考全面实施美育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孩子,为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保证中小学生的美术和音乐课,改变学生的体质和心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美术课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更有利于心智的发展。
面对时代的快速变化,未来的世界将更加多元化,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个时代下,迫切需要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认知水平,而加强美育就是加强考生的理解水平,拓宽思维能力。美育的本质在于道德修养和思维拓展,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
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下,美育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体系中会越来越重要。它不再是一门学科的分支,而是和数学、物理一样重要的课程之一。学习艺术是为了培养和陶冶整个人生观。当孩子走进艺术的领域,艺术也塑造了孩子,形成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今天的推荐
结束
微信改变了微信官方账号的查看规则。
如果你想尽快收到我们的内容,请记得给我们“打星”。
听
(6,000多节免费在线音乐课)
听后台回复书名,看整套书的老师教学视频。如回复:599
后台有一些教程:小汤,大汤,拜厄,哈农,599,849,718,299,巴赫二,巴赫三,巴赫前奏曲,巴赫赋格,巴赫的等节奏钢琴曲集,布尔乔亚,莱蒙,奏鸣曲集,门德尔松的无字歌曲,钢琴演奏,钢琴演奏。
听听后台的乐器名称,看看名师的乐器教学视频。如回复:钢琴
后台有一些乐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吉他、贝斯、尤克里里、架子鼓、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古筝、琵琶、二胡、竹笛、葫芦丝、长笛、声乐、乐理、视唱、名家名作、考级、大师课、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