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仪式的规模

祭祀孔子的仪式称为“奠酒仪式”。佛教和奠酒都是展示和赠送的意思,意思是在节日期间,展示音乐和舞蹈,赠送祭品和酒等祭品,以示对孔子的尊重。北京的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帝举行国家祭孔仪式的主要场所。

随着历代皇帝的褒扬和加封,仪式越来越隆重,礼器、乐器、乐章、舞谱也由皇帝颁赐。历代皇帝或亲临主祭,或派官员祭祀,或在人行道上祭奠,共计196次。

起初,每年秋天只祭孔一次,后来增加到春秋两次。后来,人们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是孔子的生日)举行大祭祀。这一天祭祀孔子的仪式很隆重,就连在私塾和学校读书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意。起初,参加孔子祭祀的人仅限于孔子的直系后裔。孔祀被奉为国礼后,家族祭祀仍照常进行。大部分国家祭祀是由皇帝特别任命的大臣、地方官员或皇帝本人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