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音乐的发展与演变

特定的音乐首先被记录在留声机的软盘上,后来被记录在录音机上。这个装置可以让作曲者随意控制速度、音高、响度、剪切拼接、混音,仿佛可以“把声音握在手里”。因此,这种技术的出现引起了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战后发展迅速的国家的重视。许多音乐家,如奥利弗·梅仙、斯托克豪森、利盖蒂、史蒂夫·赖克、黛敏郎等,都借鉴了录音音乐的概念,并进行了各种尝试。

1973年,时任GRM董事长的拜耳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无视觉音乐性的概念。Acousmatique源于希腊语Akousma,由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当人失去视力时,会注意到更多平时听觉注意不到的细节。

丹尼斯·杜福尔、罗伯特·科特和让·弗兰?Ois Minjard提出,纯音音乐并不局限于音乐形式,还涵盖了无线电广播艺术、视听、视听,可以结合一切由特定音乐理念衍生出来的特定艺术理念。

同年,法国马赛音乐学院MIM开设了一门符号学,将声音和片段定义为:时间性,研究声音的特性及其所代表的内容。然后,在马赛音乐学院开设了一套名为UST(Unité Sémiotique Temporaire)的电子音乐学科。

另一方面,IRCAM后来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旁边的布莱斯码头成立。针对软件设备和效果在音乐中的实用价值,以及装置艺术的发展,也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

德国的斯托克豪森更喜欢把电音作为一种新的乐器,思考着用这种“新乐器”给音乐带来更多美的可能性。

已经移民到美国的瓦雷泽在得知电子音乐的发明时也很激动。他对电子诗歌进行了尝试,提出了多种可能性,并要求电子音乐的作曲者“捕捉声音变化的每一个细节”。

后来人们综合整体发展,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声音艺术,分为电声音乐,也叫电声音乐。特定音乐的特性也被归类为电声音乐。两者唯一不同的是,具体的音乐人遵循了谢弗和拜尔的思路,根据实际效果直接在声音上进行创作。而电声音乐则是把电子声音看成一种新的乐器,一种新的音色,从而按照固定的乐谱和概念来计算声音结果,其中最有力的代表就是blaise。虽然这两种风格听起来像是电子设备制作的音乐,但绝不能混淆。因为触发点不同,两人都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

电声音乐已经席卷了世界各大音乐研究机构,如哈佛大学和皇家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