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84春晚

王碧云,1931出生,台湾省彰化人。受家庭的影响(父亲王是中国口琴俱乐部的创始人),王先生自幼学习钢琴、手风琴和口琴,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从1952开始,一直在总政歌舞团演奏手风琴,多次获奖。在几十年的演奏生涯中,王小姐多次随总政歌舞团出访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朝鲜等国。她的手风琴表演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音乐家的高度赞扬。在前苏联总政治部歌舞团的节目评论中,王碧云被誉为“金手”。多年来,她改编了许多优秀的手风琴作品,如《步步惊心》、《黄昏圆舞曲》、《水手圆舞曲》等,受到人们的喜爱。手风琴是王碧云老师一生的热爱,她对手风琴的执着追求从未减弱。目前她依然坚持教学练琴,参加各种演出。她的眼睛依然容光焕发,娇嫩的身体依然充满活力。

张子强夫妇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热爱传递给了下一代。在他们的启发和精心培养下,几个孩子从小就爱上了手风琴,成为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家。女儿张丽萍曾是中央乐团的手风琴独奏演员,儿子张国平在15岁时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他们经常举办家庭音乐会,手风琴合奏也变成了五人节目。他们改编自外国古典音乐的五重奏已经在电台播出;他们同时也在人民剧院演出。一个五口之家,演奏同一种乐器,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在中国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尤其是张子强的儿子张国平,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一名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家,他不仅有着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且有着深刻细腻的音乐表现力。他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多次成功的个人音乐会。他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手风琴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还和母亲在美国洛杉矶和达拉斯举办了“母子手风琴音乐会”,大获成功。近年来,他代表中国访问了世界上许多国家。2001在美国五大城市成功举办个人巡回演唱会。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世界著名手风琴大师、哥本哈根皇家音乐学院莫根斯·埃尔加教授的高度评价。

作为中国手风琴产业的开拓者之一,张子强非常关注中国手风琴产业的发展。现任中国手风琴学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新的领导团队共同制定了手风琴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工作策略。他认为,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中国的手风琴作品远远不能满足手风琴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中国手风琴的创作,张先生倡导并组织了第二届中国手风琴大赛。本次大赛共评出20余部各种流派、风格的手风琴作品,丰富了中国手风琴作品资源库。目前正在筹备第三届甚至更多的作品大赛。

当谈到采访张老的家人时,张子强先生总是谦虚地回避。他说一个字“爱”就能表达他们一家人对手风琴的感情。他们只是中国众多手风琴爱好者中的一员。面对这一对年逾古稀的学长,我作为学弟的内心再次充满了热情,我再次被他们对手风琴事业的无私和热情所感染。

生命是短暂的,但事业是永恒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执着,中国手风琴才有了今天的新气象。中国手风琴的后继者将在老一辈的鼓励下为手风琴事业而努力。

最后,让我们祝福张老一家,祝福中国的手风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