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在死后设置七十二疑冢?
曹操修建72疑冢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盗。古人死后会在墓里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为了防盗可谓是别出心裁。但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盗墓贼,还设立了官职“摸金校尉”专门从事盗墓事业。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被盗,曹操可谓是下了大功夫。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有专门的盗墓队伍,来为他发掘古墓。然后曹操利用墓里的陪葬品招兵买马,完成自己的大业。曹操曾盗过梁孝王刘武的陵墓,刘武是汉文帝同父同母的兄长,深得母亲窦太后的宠爱,封国也在富裕的河南一带。梁孝王可谓是富可敌国,可丰厚的陪葬品却招来了曹操。曹操把梁孝王墓洗劫一空,足以供养几十万大军。曹操死后,也害怕自己的陵墓被盗,特地建了72疑冢来保全尸身。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他的棺椁被运到邺地(今河南安阳)安葬。根据曹操的遗言,要求其儿子曹丕趁着夜深人静时,把遗体悄悄安葬。并且得每隔几公里就设一个疑冢,因此就有了72疑冢之说。曹操的疑冢防盗术相当成功,迄今为止也没能弄清他的墓地所在。200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现了高陵墓,通过出土的文物遗迹以及墓主人遗骨的勘测,发现墓主人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66岁去世相符合。历经千年曹操墓才浮出水面,不得不说曹操手段之高超。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对河南安阳曹操墓提出了异议,并不承认这就是曹操墓。曹操设置72疑冢,是为了避免后人报复,为了防盗,但确实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