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的缺点
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教学中,学生每周都有练习课。除了去医院,他们还会去各种专门的服务机构,帮助一些特殊群体的孩子,比如智障、感觉障碍,包括听力障碍的孩子。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能给听障儿童做音乐治疗呢?”
刘明明解释说,音乐疗法使用各种体验音乐的方式,倾听只是其中一种体验。除了好听之外,很多人对音乐的偏爱显然与他们的身体感受有关。有些人喜欢低音乐器,比如大提琴,它让人感到温暖,“让你感受到身体深处的振动”,这与小提琴带来的明亮感不同。大多数听力障碍儿童都有一些残余听力。音乐治疗的重点是让他们通过各种音响和乐器的震动来体验音乐。
如果只在一些公共环境下播放音乐,那么什么时候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什么时候播放一段柔和的音乐?这是背景音乐的运用。在学科的定义中,这不叫“音乐疗法”,因为它没有治疗的成分。音乐治疗的一个关键点是在不同的音乐体验过程中,建立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关系。
误区二:写“音乐处方”
“音乐疗法就是开发一批音乐,‘对症听歌’?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刘明明说,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流传一些音乐疗法的药方,比如什么时候听什么音乐能有什么样的效果。“音乐对我们人体作用的原理和机理,和我们作为一个有机体服药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刘明明解释说,事实上,音乐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直接相关。“比如一个孩子在大家庭里长大,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他的记忆里,童年是悠闲地跟着爷爷,听着广播。也许是京剧,胡琴或者其他当地的民间艺术,这是孩子快乐的童年记忆。同时,伴随着这种频繁出现的音乐信号,比如京剧,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就印上了爷爷给予他的安全、温暖、安宁。在音乐治疗中,我们经常用音乐来承载情绪和记忆。但不能简单的说,哪个京剧选段有音乐治疗功能。所以音乐不能像药方一样,说哪首音乐解决什么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感受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