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心理COO何峰:不要为了创业而去创业

分享嘉宾: 何峰,简单心理联合创始人。本科毕业于Swarthmore College,获得数学、计算机科学双学位,并因为成绩优异被选拔成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 Phi Beta Kappa(美国大学优等生之荣誉学会) 学术组织成员。研究生毕业于 Stanford University 商学院,获得 MBA 学位。:曾任职于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想集团。在创办简单心理之前,曾创办国内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

分享内容

大家好,我是何峰,简单心理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现任COO。首先大致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因为这跟我后面分享的创业中的心得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我是北京人,现在做项目的地方在中关村。回想从幼儿园、小学初中直到后来工作,一直都在这个半径五公里的范围内。也目睹了咱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万众创业的过程。

我大学毕业后在BCG管理咨询公司,后来在联想公司工作。其实刚毕业那段时间很想读博士,也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电脑系的一个博士项目,但很遗憾当时没有被录取,所以就直接进了BCG工作。之后两三年还是想去读书,于是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的MBA,很顺利的被录取。我用自己的生平经历证实了斯坦福的MBA比PHD要容易申请的多。

斯坦福毕业之后,受到硅谷文化的熏陶,对创业非常有热情。回国后做了一个众筹的创业项目,当时是受到了美国众筹Kickstarter的启发,它在美国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时期,所以当时也想在中国来实现这样的一个模式。最近是和一位美女CEO一起做了叫做简单心理的项目,为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服务。

其实,我参与过的这两个创业项目,想法来源是截然不同的。第一个是C2C,看到美国的成功模式,想要去复制。第二个简单心理这个项目就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另一位创始人简里里她本人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多年的对行业的观察和参与中,看到这个市场的发展方向和需求。

今天我的分享主要是围绕创业进行,个人想从四个角度阐述:第一,创业中的想法,idea是什么?第二就是团队,第三点是产品,第四点就是执行。

一、你是否为了创业而创业?

根据个人参与的两个项目而言,一个是复制某个模式,另一个是来源于自身对行业的理解或需求。其实中国的创业环境和硅谷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硅谷至少有一部分的人是特别笃信、特别推崇有文化,想要做一个自己想要的产品,同时自己也是这个产品的第一个用户,他们的创业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都是从这方面产生的。

这样的成功例子非常多,乔布斯和合伙人沃兹尼亚克,做出第一个产品的沃兹尼亚克,当时仅仅是因为沃兹尼亚克自己想要一台能负担其工作需要的电脑,碰巧他本人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所以这个产品也就诞生了。那么乔布斯的伟大就是把这个产品最终推广了出去,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可以购买到。

而中国的情况,就我自己的理解来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处于追赶的阶段,去复制前人的模式,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情。创造和复制两者的难度差异是很大的,前者是在趟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困难非常大。而后者是在前者的脚印中模仿,当有了成功的案例时,尽管你不知道其中的具体细节,但起码知道这条路是可以行得通的。即便是出了问题,也只会怀疑细节方面的错误,而不是模式本身。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创业也是受了环境的影响。看到美国的成功案例,国内更多的只是一个执行的问题,对于创业的想法远远不够。很多人仅仅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这点我个人认为是要非常小心的。虽然这样的模式也有成功的例子,但是成功的几率很小。比起那些通过对行业深入观察的创业而言,概率要小很多。

二、选择合伙人:品质高于才能

从概率统计来看,一个人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低,两个至三个是最合适的选择。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原因,创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两三个人起码可以一起承担。再者,彼此对过去都有一个了解,抛开创业本身而言,也不希望让对方失望。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遇到困难之后,创业者都能更多的承受压力,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责任。

在对创始人的选择问题上,不能仅仅是因为他的某种技能,或是正好他也在创业这样简单的原因。最好的情况是两人之间有很长的交往历史,特别是知道对方在面对重大的压力和利益时是什么样的反应。我个人认为对创始人的了解程度比聪明能干更重要,他身上的某种品质,比如说坚持、对事业的持之以恒都非常的重要。

除了创始人之外,公司最初的核心团队也是尤为重要。那么就有了招人三原则:

第一,够聪明。聪明的人很多,也很容易看出来,这点从和他的交谈中就能分辨出来。

第二,有态度。所招的人能不能有效的把事情做成功,遇到工作上的问题,能够想尽各种办法去完成。

第三,好相处。你愿不愿花时间跟他在一起,这其实更多也是一种文化。

我个人认为招聘网站的性价比较低的。很多求职者都是海投,其实他们对公司本身的了解程度都不够深入。其实求职者如果是被公司本身所吸引,招过来更靠谱一些。把刚才所说的三原则总结成一点,就是公司早期的员工是不是对你所做的事业和你有一样的热情,认可你。

三、创业做产品不要取悦大多数人

分享下我的理解,我发现创业公司的产品和大公司的产品之间的想法和做法还是很不一样的。创业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快的找到一个市场能接受的产品。哪怕产品刚上线的时候不能得到很大部分用户的接受和喜欢。

作为创业公司,先做出一个产品,一定要让很少的人喜欢。而不是让大部分人都觉得好,大部分用户觉得好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你要做的就是你的产品让一百个人觉得特别棒,如果产品明天消失了他们会非常痛苦。尽管做出一个被小众用户认可的产品,通过不断的改进慢慢让更多的用户接受难度很大。但也比产品受到一万个用户接受,之后再根据用户需求去改进的难度小很多。

怎么做出让大家都喜欢的产品呢?这就需要你贴近用户。最好你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那么和你有着相同需求的人就会爱上你的产品。所以为自己做一个产品,是有许多先天的优势的。

每个产品它会有一个不断进步的周期。一个周期其实很简单,就三个步骤的轮回。找到一个BUG或者用户提出的某些功能需求,把它开发出来之后再展示给你的用户。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其实在互联网公司,这样的循环速度是非常快的,有可能几个小时或几十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循环或轮回。比起做硬件或者其他方式创业的公司,互联网行业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哪怕每一次循环产品只进步了百分之一。但是时间短,周期快,产品慢慢的就会变得非常优秀。

四、保证高效的执行

在做好创业想法,团队,产品之后就是执行了,而且执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能前面的三件事刚创业一两年就能实现,但执行却需要五年、八年这样漫长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CEO有很重要的工作,他需要定下整个公司的计划,找到最好、最出色的人加入团队,去融资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证和确认公司始终处于一个高效的执行过程当中。

五、创业氛围很重要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创业的建议:是如果你想创业的话,需要融入到一个鼓励创业的环境和支持创业的一群人当中去。大家都知道从硅谷出来创业的人非常多。旧金山作为一个城市,美国有很多大的城市在发达程度上远远超越了它,但是却只有硅谷的创业密度最高。我认为这就是环境的问题,因为硅谷这边有着鼓励创业的文化,在硅谷创业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哪怕失败了也不会怎样。所以不要低估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如果自身有创业的想法和意愿,就需要一个鼓励创业的环境和创业文化氛围强烈的地方。在国内,北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产品经理,如果你也有创业的意愿,除了要熟悉个人业务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多结识一些其他行业的人。尤其是兴趣爱好这一点,很有可能会成为你创业灵感的来源。如果你对某个行业感兴趣,或者是把它当成一个自己的业余爱好,尝试着多结识这个行业的人,尽可能的去了解行业的发展。当你看到一个自己很认可的创业公司时,可以主动地去找他们,交流自己的产品经验。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在招人,只要你能够为公司带来一些帮助,使它尽快的成长,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