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活动,我们知道孩子爬得高是危险的。
愿意帮我做“xx”,我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感受被满足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童书籍、糖果玩具等。放在高高的柜子上。
活动流程:
1,孩子看图,理解图上人物的行为。
老师:图片上是谁?孩子们在做什么?
2.引导孩子看图,讨论爬山的危险性。
老师:这个小男孩想要什么?他是怎么做到的?摔倒了会怎么样?
老师:这个小女孩想要什么?她拿不到。她可以向谁求助?宝宝开心吗?
3、自己的生活经历,知道攀岩的危害。
老师:小朋友,你摔跤了吗?你是怎么摔跤的?你感觉如何?
老师: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但是它太高了,你拿不到,你该怎么办,自己爬上去拿还是找大人帮忙?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结:现在的孩子太小了。在一些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上,我们可以向父母求助。如果我们爬得高,自己去拿东西,我们就会掉下来受伤。我们孩子不做危险的事情。长大后,我们能做自己的事吗?
4、情境表现,引导幼儿演示向他人求助的语言情境。
老师:小朋友,看看橱柜上有什么。你想要吗?
让一个孩子自己上来,试着从高处拿一个玩具。(遥不可及)
老师:我拿不到怎么办?你会向老师求助吗?
引导孩子说:老师帮帮我,我想去拿玩具。然后大家一起说,把玩具给小朋友。
老师(把一瓶糖果放在高高的橱柜上):橱柜上还有什么?你想吃糖果吗?谁想吃糖果?
可以叫个别孩子上来拿。如果你够不着,鼓励一个请求:帮帮我,我要糖果。老师:好吧,让我来帮你。老师把糖果拿下来,一颗一颗地给孩子们,鼓励他们说谢谢。。最后,让孩子品尝甜甜的糖果。
小班安全教案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和操作儿童书籍,从阅读中获得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一盒水彩笔。
2.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3.教学挂图和儿童书籍。
活动流程:
1,游戏活动,加深孩子对自身性别的认知。
(1)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让我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男孩女孩听命令”。请仔细听,根据“命令”完成动作。
(2)老师给出口令,孩子们做相应的动作。老师:孩子们,孩子们,站起来。女孩,女孩,站起来。孩子,孩子,跳。女孩,女孩,转过身去。
2.比较男生和女生的服装特点。
(1)观察比较男生和女生的发型。
老师:让我们互相看看。男生和女生的头发长度和发型风格有什么区别?
2老师总结:男生一般都是短发,不扎辫子;女生有短发和长发,有的女生扎一根辫子,有的女生扎两根辫子,还有的女生戴很多款式的发簪和头饰。
(2)观察比较男女生的服装特点。
老师:男生和女生穿的衣服有什么区别?男生和女生的衣服在颜色和款式上有什么区别?
2老师总结:很多女生衣服颜色鲜艳,女生可以穿裙子或者裤子;男生不穿裙子。
老师:为什么要穿衣服?衣服帮助我们保暖,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伤害等等。
老师一边引导孩子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我爱自己,永远多关注。穿好衣服,保护身体健康。
(3)观察和区分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老师:
孩子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我们将在哪里看到这东西?
这是浴室的标志。你知道哪个是男卫生间的标志,哪个是女卫生间的标志吗?你在哪里看到的?
(3)想一想,还有哪里会区分男女?
(4)观察和区分男女泳衣。
老师:这是什么衣服?你什么时候戴的?这两件泳衣有什么区别?哪个是男生穿的?哪个是女生用的?
老师总结:男生穿泳裤,女生穿泳衣。
老师一边引导孩子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我爱自己,永远多关注。外人不允许触摸他们的身体。
3.孩子观察教学挂图,操作童书。
(1)引导孩子阅读教学挂图。
老师:
请看图。哪个是男生,哪个是女生?你在哪里看到的?
图片中的男孩和女孩穿的是什么?泳衣保护你身体最重要的部位。这些身体部位是你自己的小秘密,不能暴露,更不能被别人触碰。
(2)让孩子在童书上标出自己的同性玩偶,并在男孩女孩的衣服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小班安全教案第三部分活动目标:
1.看现场表演,判断人物行为,知道自己打碎了东西就告诉大人。
2.通过讨论和阅读儿童书籍,学习如何清理破碎的物品。
3.愿意做一个诚实的男孩,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木偶,排练木偶表演。
2.老师要自带背景音乐磁带或者其他欢快的背景音乐磁带。
3.教学挂图和儿童书籍
活动流程:
1.情境表现,提问。
(1)旁白:郝好和妞妞在家里的客厅里玩捉迷藏。郝好在眼睛上系了一条丝巾,妞妞躲在房间的角落里。郝好向前摸了摸她的手,砰的一声,郝好撞倒了华平。
郝好:啊,我,我,我不是故意的。别告诉妈妈!
(3)妞妞:不要告诉妈妈?好吧,让我们快点清理干净。
郝好伸手去捡,妞妞光着脚跑去找扫帚。
2.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判断场景中的行为。
(1)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你做错了什么?
(2)如果我打碎了花瓶,我应该立即告诉谁?
(3)我们诚实地告诉父母,他们可能会批评我们,但这没关系。承认错误才是好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告诉爸爸妈妈后,他们会帮助我们正确处理碎片。
(4)地上全是杂物。你能用手拿起它吗?为什么?
(5)赤脚在地上走来走去会发生什么?我应该穿什么?
3.阅读教学挂图,学习正确的解决方案。
老师:
(1)我们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到的。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
打破花瓶后,孩子马上告诉妈妈,他这样做对吗?
(3)他会跟妈妈说什么?
(4)让我们学习一下他的话:“妈妈,对不起,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你能帮我收拾残局吗?
(5)不小心把体温计摔坏了怎么办?
4.有节奏的活动“Xi唰”,活动结束。
老师(模仿妈妈的语气):你们是诚实的男孩。我们一起打扫吧!
小班安全教案第四章活动名称:
你不能在危险的地方玩
活动目标:
让孩子知道哪些地方不安全,容易发生危险;教育孩子远离危险的地方;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培养孩子快速思考、解决和反应的能力。
培养孩子勇敢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画纸和笔;收集一些安全教育的例子。
活动流程:
1,介绍一些关于孩子在不安全的地方玩耍的案例,引起孩子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2、组织孩子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
3.老师会把结果画出来,贴在班级的活动室,或者装订成册,放在书角,让孩子随时观看。
4.在班里或者公园里寻找危险的地方,贴上标签,提醒大家注意。
5.建议:宣传不要过度,不要让孩子觉得任何地方都不安全。
小班安全教案第五章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相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2.对溺水安全相关内容有初步了解,请每一位同学提高安全意识。
3.可以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坏习惯,提高生活中对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分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基础知识,培养相关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话语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从今天开始,要知道它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和劳动,我们是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然而,我们经常听说一些溺水事故,看到一些令人震惊和可怕的灾难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给学生讲一些预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严禁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到江河、大海、青山头大门、池塘、无盖水井玩耍、游泳。在海边或池塘不能单独或集体去钓鱼、游泳或玩水。
(2)教育学生不要在上下学途中玩水或在河里游泳。
我们的孩子不会游泳。如果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水库里、池塘里、井里等。,而未成年人又不能贸然下水施救,我们应该呼叫成年人箭头帮助或者拨打“110”。
2.老师讲案例,学生演小品。
几个学生去池塘玩,两个学生淹死了。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这些学生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讨论:
这些孩子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纠正孩子的错误。
(3)从这个事实谈一谈我们的体会。
谈论它
谈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三、总结:
(1)你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你只有一次生命,幸福在你手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安全教育班会教案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相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2.对溺水安全相关内容有初步了解,请每一位同学提高安全意识。
3.可以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坏习惯,提高生活中对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分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基础知识,培养相关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话语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从今天开始,要知道它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和劳动,我们是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然而,我们经常听说一些溺水事故,看到一些令人震惊和可怕的灾难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给学生讲一些预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严禁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到江河、大海、青山头大门、池塘、无盖水井玩耍、游泳。在海边或池塘不能单独或集体去钓鱼、游泳或玩水。
(2)教育学生不要在上下学途中玩水或在河里游泳。
我们的孩子不会游泳。如果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水库里、池塘里、井里等。,而未成年人又不能贸然下水施救,我们应该呼叫成年人箭头帮助或者拨打“110”。
2.老师讲案例,学生演小品。
几个学生去池塘玩,两个学生淹死了。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这些学生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讨论:
这些孩子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纠正孩子的错误。
(3)从这个事实谈一谈我们的体会。
谈论它
谈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三、总结:
(1)你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在你手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小班安全教案第六条活动目标
1.要知道出园要等父母来接,不能跟别人走。
2.能够判断不同的行为是否安全,并正确标记。
要准备的活动
1,一盒水彩笔。
2.有一个成年女性木偶和一个小女孩木偶。
3.教学挂图和儿童书籍。
活动过程
1,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情况。
老师:(1)小朋友,放学谁来接你?
(2)假设妈妈没拿,别人想拿走,你会怎么做?
2.老师用木偶来表演故事。
(1)老师:这是一个孩子的事。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2)教师操纵木偶表演:
旁白:很多孩子都回家了,但是妮妮还没有被接走。该是阿姨的时候了。
陌生阿姨:妮妮,我和你妈妈一起工作。你妈妈加班了,她让我来接你。来吧,我带你去见你妈妈。
妮妮:你真的和我妈妈很熟吗?你会带我去见妈妈吗?
(3)老师:①小朋友,你觉得妮妮应该怎么做?
如果妮妮和这个不熟的阿姨一起去会怎么样?假设不熟悉的人走了,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也见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
3.其他班的老师扮演陌生阿姨,邀请孩子参加即兴情景表演。
(1)场景创建:
旁白:XXX小朋友在等妈妈来接他,老师在和其他小朋友的妈妈说话。这时,一个陌生的阿姨悄悄靠过来,和孩子说话。
另一个班老师扮演的陌生阿姨:你叫XX,你妈让我来接你。
(2)老师依次邀请三个孩子参加即兴情景表演,并要求孩子观看及其反应。
(3)组织孩子讨论:你认为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4)教师帮助儿童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这个不熟的阿姨说:我不跟你走了,我要等妈妈。
我们也可以告诉老师,对老师说:老师,这个阿姨要来接我了。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句子。
4.儿童阅读和操纵儿童书籍。
(1)老师:告诉我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对了什么,在那张图片上打勾。
(2)儿童的操纵和教师的引导。
小班安全教案第七章活动目标:
听到紧急信号后,不害怕,不哭,能跟着老师的动作走。
活动准备:
1,一声口哨。
2、32-33页的儿童读物;多媒体教学资源《紧急信号在响》。
活动建议:
1,游戏《组装》,引导孩子学会听老师的指令进行组装。
(1)老师讲解玩法:老师轻轻吹响哨子,孩子们听到哨声后要迅速跑向老师,不要哭闹,不要拥挤。
(2)游戏玩三遍,训练孩子听指令集。
2.引导孩子感知紧急信号,听从老师的指令。
(1)老师匆匆吹了声口哨。让孩子听一听,说一说:这和刚才游戏中老师吹口哨的声音是一样的吗?
(2)总结:老师吹的哨子很急很刺耳。以后在幼儿园听到这样的口哨声,不要害怕,也不要哭。赶紧找到老师,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
3、引导孩子阅读32-33页的儿童读物,或播放多媒体教学《紧急信号响了》。告诉我图中的孩子做对了什么。那些孩子做错了什么?
4、组织幼儿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老师匆匆吹了一声口哨,组织孩子们迅速集合。两名老师带领孩子们一前一后快速有序撤离。到达安全地点后,老师清点了人数。如果孩子害怕、哭闹,老师要耐心安慰。经过多次常规练习和孩子的习惯,不会有恐惧和哭闹。
活动扩展:
1,可以选择孩子在园内的任何时间,模拟“危急”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逃生应急演练。
2.欣赏儿歌《听信号,知危机》
相关内容
小班主题“种瓜”教案
教学目标:
1,对种植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种植活动。
2.迁移种植草莓的经验,继续学习种植流程。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
1,几种瓜苗(蔬菜瓜苗,甜瓜苗,哈密瓜苗等。).
2、收拾好地块3、锅铲、水壶等。
4.设计记录表格,瓜和香瓜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引导孩子观察和认识常见的瓜。老师展示瓜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是什么瓜?吃饭了吗?”
孩子们自由讨论吃瓜感受,交流口味。(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香、脆、甜等。) 2.孩子们一起回忆种植草莓的经历,观察并初步尝试甜瓜种植活动。
“你种过草莓吗?怎么种的?”
“怎么种瓜苗?”教师示范的要点:
(1)强调瓜苗很娇嫩,要小心处理。
(2)种瓜的过程:首先用铲子在土里挖一个洞,然后轻轻地把瓜苗放进去,再用细土围起来。
“幼苗种在土里,你想做什么?”教师组织孩子们开展浇水活动。
教学扩展:
引导孩子进行日常观察、护理和记录活动。
老师们利用早上进园和中午散步的时间,引导孩子们不断观察和看护,记录瓜苗的生长变化过程。
小班安全教案第八章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以了解行人在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目标。由于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活动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简单明了。为此,我选择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情景模拟游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平时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在家共育,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道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孩子有和大人一起出门的经历。
2.模拟游戏的场景创建。
3.课件《拜访兔奶奶》。
活动流程:
1.边看课件边讨论(1)。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路上,兔妈妈去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跑到马路上。她在花丛中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路中间,小兔子一路追,差点被车撞了。
(2)为什么小兔子差点被车撞了?
(3)老师总结:小兔子丢下妈妈在路上玩,差点被车撞了。太危险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看课件边讨论(2)。
(1)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走。奶奶的房子就在马路对面。小兔子兴奋地想要过马路去看奶奶,却被妈妈拉住了。
(2)兔妈妈为什么要抱着兔宝宝?我应该去哪里过马路?
(3)老师总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路口有斑马线。行人可以随时行走吗?我什么时候能离开?
(5)老师总结:过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上,绿灯亮了再过马路去奶奶家。
3.总结:
兔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知道如何避免这种危险吗?(小朋友回答后,老师用自编儿歌总结:小朋友,记得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玩。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位的。)
扩展活动:
行人走在路上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请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然后放进儿歌里,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