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纹:清白自守咏红梅,心酸难耐应自持
李纹是《红楼梦》中李纨的堂妹,而且还有个妹妹叫李绮。
她们的父亲早逝,所以由寡母带大。
她们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和宝钗的妹妹宝琴、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一道出现在众人眼前。
甚至连早去瞧了一遍回来的晴雯她们都夸赞说:“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这里头提到的李纹也是一个品貌不凡的人。
而且在《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介绍到李纨的身家背景的时候就说了“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但李纹并不是李守中的亲闺女,而是李纨的堂妹,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李纹受到的教育即便会受李守中的思想观念影响,但还是应当同这个是有区别的。
而且李纹自幼是由寡母带大,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这可以联想一下宝钗的身世。
宝钗和薛蟠也是由薛姨妈拉扯大的,宝钗的性子是温和顺从的,大概李纹亦是如此。
父亲在封建大家庭中一般充当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角色,而母亲扮演的角色一般都比较慈爱。
书中对李纹的着墨不多,所以想要了解她,甚至是大胆推测一下她的结局的话,就可以从她在咏红梅花得“梅”字的那首诗里探究一下。
“梅花”这个意象是被文人墨客们所喜爱的,梅兰竹菊乃“四君子”也。
因为梅花“凌寒独自开”。
天气越是寒冷,它开得越艳,越是凸显它的傲骨凌霜,常常代表着一种品性高洁,顽强不屈的抗争之意。
第一句“白梅懒赋赋红梅”,是说只想歌咏“红梅”而不是“白梅”。
其实看书中有关于梅花的描写,确实很少说“白梅”,常常说的就是“红梅”。
比如宝玉去栊翠庵向妙玉乞的是“红梅”而不是“白梅”,比如有关宝琴的是那个“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而不是“琉璃世界白雪白梅”的故事。
我对于总是选取“红梅”而不是选取“白梅”有一些看法。
梅花在大雪中开放,本来天地间就是白茫茫的一片。
若要是“白梅”,就不如“红梅”由于有颜色差的对比成为那“白中一点红”来得热烈奔放了。
而且最后贾府走向衰亡,那些女儿们归回“薄命司”的时候,“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有绚烂之景都已经烟消火灭了。
那么曾经点缀过的“红梅”就代表着曾经的荣华与富贵之气,就当做昙花一现好了。
若没有昔日的繁华又怎能衬托衰亡之后一无所有的荒凉?
这李纹对“红梅”与“白梅”的选择倒是有些属于自己的偏好。
“逞艳先迎醉眼开”,“逞”有“显示、炫耀”这样的意思。
那么“红梅”为什么要“逞艳”呢?能熬得住寒冬的只怕本来就不多吧。
其实是因为梅花的花期很多时候可以熬过冬天的寒冷到早春依旧开放的。
而冬天是一个“冬眠”的季节,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不仅是百花要来争艳,看花的人也“苏醒”过来迎接春天了。
这时候梅花依旧开得最好,甚至有些梅花本来就是在冬末春初的时候开放的,更是娇俏柔媚得很,更是第一个迎着春天的脚步在万花丛中花枝招展的。
只是到了下面两句情感色调就变了,明明正是一派花开盛景的样子,却偏偏要说“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这两句话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暗示着李纹的悲剧结局。
因为有说李纹已经许配了人家,难不成也是同迎春一样,嫁了人之后遭到了虐待?婚姻结局十分悲惨?也是遇上了一个糟践金闺花柳质的“中山狼”?
然后对生活心灰意冷?
只是读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的时候觉得她又没那么悲观,她的性格虽然温柔和顺却也不逆来顺受。
这里有点“吞了丹药飞上月宫和玉兔寂寞相伴的嫦娥仙子”的既视感,表达了李纹追寻一种理想中的自由。
而且题目是咏的“红梅”,或许这个“脱胎换骨”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朵“红梅花”,向往那种“坚韧”、“高洁”的品质。
一个“误吞”的“误”字和一个“偷下”的“偷”字更加具有灵动性,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活泼青春的少女正偷偷在仙宫小心翼翼探寻目标的形象。
这应该就是李纹想象自己将要变成一朵“红梅”时的情景了。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春天是一视同仁的,不管是在江河的北面还是江河的南面都是一片春光灿烂之景。
要不是有“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这两句,其实全诗的基调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来讲比较轻快的。
这最末句“寄言蜂蝶漫疑猜”中的“蜂蝶”二字表面上看是春天到了,花朵周围都要被蜂蝶围绕着热闹采蜜了,实际上“蜂蝶”是会有隐藏意思的。
为什么要让“蜂蝶”不要胡乱猜疑呢?猜疑什么呢?
是不是可以看做不要让一些不明就里的轻狂之人来猜疑“梅花”的志向和品性呢?
或者也是暗示李纹即便将来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的苦难也仍旧保持初心的美好品质吧。
坚守本心,任凭他人诽谤也好,怀疑也罢,初心都是不会改的。
那就清白自守咏红梅,即便将来有心酸事情也能用坚韧的毅力应对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