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丝竹和江南丝竹的乐器编制?

广东丝竹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是19年底、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统器乐有月湖、、琵琶、扬琴、笛子、嗓子、笙、木鱼和铃。早期只有两弦、小提琴、三弦、秦越和横笛,俗称“五架头”,广泛用于表演,或由流浪艺人在茶馆、酒楼表演,或用于婚丧喜庆,或用于百姓自娱。大量的广东音乐人创作了自己的音乐,积累了数百首歌曲。如《旱天打雷》《雨打芭蕉》《双声恨》《步步高》《饿马敲钟》《链子扣》《塞隆夺金禧》《平湖秋月》《洋洋得意》等。

江南丝竹是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音乐。编制从两三人到七八人不等。在合奏中,每一件乐器都富有鲜明的个性,彼此和谐,手法也常随花变化。优雅华丽的风格,流畅委婉的曲调。体现了江南人勤劳、朴实、细致、含蓄的性格特征。丝竹音乐之所以叫丝竹音乐,是因为它把弦乐器和竹筒乐器结合在一起。有时还点缀一点轻音乐器。它在音乐形式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如声音形式上的“精细”,旋律形式上的“密集”,节奏形式上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