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被炸得一塌糊涂,德军为什么放弃海狮计划?
德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仅受进攻苏联的潜在制约,不可能在英国身上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空战中,始终获得不了制空权,是其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的重要原因。其中战术和技术层面的缺陷,表现更为突出。
一是,轰炸机与战斗机的配合不够娴熟。在德国空军最推崇的是轰炸机,轻视战斗机的作用,缺乏必要的合成演练,在?闪击战?中,这个缺陷表现得并不明显,但轰炸英国就必须有战斗机护航,这个缺陷成了德国轰炸机致命的短板。
由于配合不娴熟,往往速度快的战斗机需要在海峡上空,等待?慢腾腾?的轰炸机,但受油料的限制,不可能长时间等待,往往先支援其他轰炸机群。结果一队轰炸机群得到双倍掩护,而另一队无战斗机护航,致使轰炸机损失惨重。
二是,战斗机性能差距大。由于不重视战斗机的研发,使得德国战斗机呈现出?慢、大、笨?的特点,甚至可以作为短程轰炸机使用;再加上其战斗机的制空时间只有20分钟,这与灵巧、速度快、火力猛的英国战斗机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
更何况,以逸待劳的英国空军,只需出动战斗机就可以胜任。由于没有护航等任务,这让英国战斗机面对德军机群,有灵活出击的余地和广阔的回旋空间,能发挥更大的战场自由度。尽管英国飞行员战斗经验差些,但依然击落大量的轰炸机。
当然,临时变化战术打击目标,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开战初期,德军的战术目的是十分明确和正确的,那就是不顾一切打击英国空军,争夺制空权。但由于偶然事件,德国将目标改为轰炸伦敦,给?山穷水尽?的英国空军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
尽管伦敦被炸得?一塌糊涂?,但德国空军的三个作战目标:消灭对手空军,摧毁其飞机制造业和打击英国士气,却一个都没有实现,在这场较量中,没有制空权无疑就是送死。所以,德国失败是情理之中的,其中战术和技术层面问题更突出。
德国过于自信,出现严重误判。
自二战开战以来,德军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让其上下对赢得空战胜利充满信心,更因为这是空军独当一面的战役,让始终为陆军当?配角?的空军将士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强烈的战斗欲和自尊心,难免让他们对战场上的形势产生误判。
其实,为了鼓舞士气,夸大战果是交战双方都惯用的伎俩,但对德国人来说,所产生的副作用更大。不仅让他们盲目自信而产生误判,并且做出了非理性的战术指挥,出现了自己的损耗越来越大,而英军越打越多的?奇怪景象?。
一方面,德军把英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过于低估。他们认为对方战斗机的月产量在180架到300架之间,并在德军的轰炸下,这个数字可能更低。但实际上,英国仅一个月的战斗机产量就达到466架,是当月德国产量的2倍。
另一方面,德国人又把英军的损失估算太高。德军将领有个习惯,当他们轰炸完一个英国机场后,就用红笔把它从地图上勾掉,意思就是这个机场已被摧毁,不可再用。但真实的情况是,德机刚走,英军机务人员就很快平整跑道,恢复了使用。
因为上述原因,导致不断地计算错误,而产生判断上的混乱,直到计算出的英军损失量远远高于实际存在量,却发现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太大的减弱。这让自信过头的德国空军上下,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英军不可战胜,士气锐减。
再加上,英吉利海峡上空气候多变,要么阴雨密布,要么大雾弥漫,严重影响了德国空军的轰炸效果和出击频次。更气人的是,恶劣的天气变化因为地球自转,总是由西向东发展,英国人总是比他们先知道气象变化,德国又输了一招。
换句话说,英国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赢得了胜利。反观德国,贸然与英国展开一场激烈的空战,虽不能说其是?一叶障目?、目光短浅,但其过分的盲目自信,不正视自己战术、技术上短板,最终落得一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不连颠空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