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依赖的相关定义与行为学特点

一、精神依赖的相关定义

精神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也称为心理依赖,是精神活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

在奖赏效应(欣快感)和习惯驱动下,使用者反复使用药物,出现对用药失控、强迫性用药及强烈渴求感。

药物成瘾主要强调的是处于严重阶段的精神依赖。

精神活性物质有奖赏效应和强化效应,奖赏(rewarding)是一种被大脑翻译为内在的正性刺激或要获取的刺激,通常表现为欣快感(pleasure),是多种动机行为的驱动力。

强化(reinforcement)是指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惩过程,可促使行为重复发生的刺激则称为强化物(reinforcer)。

强化效应依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正性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正性强化效应指精神活性物质改善人体情绪、产生欣快感的作用,使用这些物质后往往会使使用者产生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欣快感,这种感觉驱动使用者不间断地去追求使用药物,形成规律性用药。此作用被称之为精神活性物质的正性强化效应,即奖赏效应。

精神活性物质具有正性强化效应,是造成精神依赖启动和早期维持的主要原因。

负性强化效应指的是在生理状态下正常机体的各种功能处在一种平衡状态,长期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机体会发生代偿性适应并建立病理状态新的平衡,此时如果一旦停止用药,就会打破这种病理状态下的平衡并诱发某些系统的病理性反应,即戒断综合征或某些精神情绪上的负性反应。由于用药者害怕戒断综合征和负性情绪反应的发生而被迫不间断地使用该类精神活性物质以维持这种病理平衡。

从临床角度讲,在成瘾后期,患者往往对毒品相关的快感已经耐受,驱动持续用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缓解戒断症状相关的渴求以及日常生活相关的不良情绪。

渴求(craving):是一种再次体验精神活性物质效应的强烈欲望。渴求是形成规律性用药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与持续用药关系密切,是停药后复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吸(relapse):也称为复发,是指经过一段时间撤药后,觅药或用药行为的恢复。小剂量药物、与用药相关的环境和线索(人员、地点、与过去用药相关的物品等)以及应激都能触发强烈的渴求并引起复吸。

点燃(priming):也称为引燃,指对曾经滥用过的物质再次接触,可以激发滥用快速恢复到以前水平或更高水平。

敏化(sensitization):是指反复用药后药物预期效应的增加。例如反复使用精神兴奋剂后运动活性的增加,也可指在有用药史的个体对药物效应的高敏感性(激励性动机增强)。

敏化是复吸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二者可能涉及***同的神经环路。

NAc被公认为是与敏化表达关系最为密切的脑区,VTA是敏化形成的主要脑区,但不是介导敏化形成的唯一脑区。

多巴胺系统与敏化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不同的成瘾性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上调NAc细胞外多巴胺含量,在敏化的初始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显示,多巴胺D3受体参与敏化的初始阶段。多巴胺D3受体是Gi/o偶联的受体,其激活抑制AC活性,使神经元内cAMP浓度降低,引起靶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最终导致功能的下调。

由于多巴胺对多巴胺D3受体相对于多巴胺D1、D2受体的高亲和力,药物引起的多巴胺过度增加导致脑内D3受体耐受。而多巴胺D3受体的耐受使得D1/D2受体的作用取得优势,AC-cAMP通路上调,激活PKA和升高下游分子的磷酸化水平,导致药物效应的增强,表现为相同剂量引起的活动性递增。

除了多巴胺系统,

谷氨酸、

GABA等神经递质系统也参与敏化。

另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转录因子ΔFosB和CREB等参与神经可塑性的重要分子被认为是介导成瘾性物质敏化作用

的分子基础。

CREB可能在敏化中起到负性调节的作用,

而ΔFosB对敏化起正性调节的作用(具体机制见“与药物成瘾相关的转录因子”)。

二、精神依赖的行为学特点

药物精神依赖,是从偶然用药(也称为社会性用药或娱乐性用药),经规律性用药,最终发展为强迫性用药的连续过程。

偶然用药指的是由于伙伴效应,社交活动或好奇而偶然使用药物,此时机体的用药行为不具备精神依赖特征;

规律性用药指的是机体对药物已产生了精神依赖,形成了时间上相对固定的规律用药行为,但尚不具备明显的强迫性用药特征;

药物成瘾是精神依赖的严重阶段,是一种特定的精神依赖状态,强迫性用药和觅药是药物成瘾的终极表现。

强迫性用药具体表现为机体不能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和频度,即使明知用药后会面临严重后果,仍然坚持用药;强迫性觅药是描述在强烈用药动机(渴求)和药物相关线索驱使下,寻找药物的行为。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毒品的种类和生物学特点的不同,上述转换的时程和表现也各不相同。

例如可卡因、大麻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等偶然用药、规律性用药和强迫性用药彼此界限清楚,行为特点明显,各期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阿片类毒品则不然,偶然用药和规律性用药持续时间较短,短期内就进入强迫性用药阶段

。当然,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此行为特征,除与阿片类毒品致成瘾潜能相关外,更与其强大的致躯体依赖作用相关。

患者为了避免经历强烈的戒断综合征而表现出强迫用药特征。

强迫性用药和觅药是药物成瘾最显著、最核心的行为特征,是药物成瘾难以治愈、造成成瘾者严重自身危害和引起巨大社会危害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研究发现,规律性用药向强迫性用药转化的行为学基础是由目的性行为过渡到习惯性行为的过程。

目的性行为是由行为-结果关联介导的,其行为的维持依赖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结果,目的性行为很快消退。

在药物精神依赖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性用药与上述目的性行为非常相似,规律性用药行为的目的是获得药物产生的奖赏,当不能获得药物后(如动物实验中的行为消退训练)觅药行为迅速消退。

而习惯性行为则不然,它是由刺激-反应关联介导的,其行为维持不依赖于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而是在条件性刺激下(如用药环境、用药线索)产生的自发的持久行为,具有行为不可控和消退抵抗性等行为特征;习惯性行为发展到最后就形成强迫性用药和强迫性觅药行为。

这些行为特征不仅在动物自身给药模型中被观察到,而且在临床研究中也确实发现药物成瘾者最初的用药行为是药物奖赏效应以及动机驱动的(目标导向性行为),而且行为可塑性较强;

而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和用药剂量不断增加,成瘾者对药物的奖赏效应出现耐受,但其用药行为却有增无减,同时其用药行为的性质发生了关键性转变,主要表现为药物相关环境和线索下难以转移的、自动化的觅药用药行为(习惯性行为),具有明显的“强迫性”特征。

因此,药物成瘾的发展过程是成瘾机体的用药行为从目标导向性向习惯化发展的过程。但是,习惯性用药觅药行为与一般的习惯行为又存在本质的区别。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习惯性行为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个体依然具有完善的调整行为策略的能力;

而习惯性用药觅药行为是病理性的,成瘾者对内部和外部的药物相关刺激保持着持久的高敏感性,并且难以控制其觅药和用药行为,因此成瘾行为可被视为一种适应不良的习惯(maladaptive ha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