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如何理解?
《李凭箜篌引》诗中,五、六两句是正面描写乐声。五、六两句即:“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句是以声喻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摹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正面描写的诗句,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摹声的修辞手法。“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就像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李凭箜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