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为什么他会说出这样残酷的话来?

北宋时,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程颐,他是儒家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人向他求学。

一天,有一个学生问他:“似乎不应该娶丧夫的妇女为妻,是这样吗?”

程颐回答道:“是的。娶妻是为了与自己相匹配。如果娶来的妻子是丧失名节的再婚女子,就如同自己丧失名节一样。”学生又问:“如果是贫寒冻饿的孤穷寡妇,可以再嫁吗?”程颐说:“有人说这样的女子可以再嫁,然而不过是因为怕冻死饿死罢了。饿死这件事很小,丧失名节这件事很大。”

程颐与学生的这段对话虽然不长,却充分反映了程颐重视名节纲常超过生命的思想。

理学家认为,人性之中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完全是善的;后者是由阴阳二气(理学家认为的万物本原)产生出来的,有恶的因素。

在理学家看来,名节纲常都是天理,自世界产生就已经存在,而且不会随时代迁移而转变,儒者应该注意自我修养,具体内容就是剔除人性之中恶的一面,也就是私欲,使自己的性情日渐接近天理。

回到开头的那一段对话,程颐无疑是把对冻死饿死的恐惧划入了“私欲”一方。

他并不会真的认为人命微不足道,冻死饿死都是小事。但是,将冻死饿死的危险与丧失名节纲常等“天理”的危险相比,程颐认为丧失名节纲常比冻死饿死更严重。

儒家本来就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传统,在儒家信徒看来,如果需要在生命与仁义之间作取舍,豁出生命来实践仁义是理所应当的。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也正是秉承了这种思想。

这句话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确实极为残酷;但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讲究男尊女卑君臣父子的古人来说,是符合他们从小所受教育的。

总结:

随着理学影响的扩张,名节纲常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导致很多妇女丧夫后自愿或非自愿地守节,有的只是不再改嫁,有的则自杀、毁容、自残来断绝再嫁或出轨的可能,造成了很多惨剧。

不过,这句话在历史上也曾被用来激励人保持气节,如不屈服于邪恶势力,不投降敌国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程颐的这句话也曾起过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