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音乐厅开头中间那个帅气的白发老人是谁?

小泽征尔

一位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后来加入了美国。出生于中国沈阳,1951年,入东京桐朋学园音乐系。1959年在第九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伯克希尔音乐节指挥演出、卡拉扬主办的比赛中获奖。1960年以法国国家广播乐团指挥身份出道,随后出色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加拿大、伦敦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1970起成为三藩市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兼音乐总监,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签约终身担任音乐总监兼指挥,并兼任新日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每年都回到日本。

65438年至0935年,出生于中国东北沈阳的小泽征尔在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师从指挥大师卡拉扬、伯恩斯坦。从65438年到0973年,他成为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指挥家之一。在他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征尔创造了古典音乐的奇迹,使该乐团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交响乐团之一。1979年3月带领乐团成功访华。2002年7月,当他辞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职时,所有波士顿人都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自2002-2003音乐季起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影响力和威望。2002年,小泽征尔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既能热情大胆地将音乐引向高潮,又能恰当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用富有表情的眼神和“会说话”的手臂来表达思想,音乐表达意图非常明确。他在指挥时仿佛是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畅游,让听众感觉自己被音乐覆盖。

小泽征尔参加指挥比赛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比赛。前三名决赛,他被安排参加最后一场比赛,评审委员会给了他一个音乐评分。小泽征尔以世界级指挥家的风范,全神贯注地挥舞着指挥棒,指挥着世界级的乐队,演奏着国际水准的音乐。演奏时,小泽征尔突然发现音乐中有不和谐的地方。一开始他以为是表演者搞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表演了一次,但还是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审委员会的权威人士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只是小泽征尔的错觉。每个人都让他很尴尬。在这个庄严的音乐厅里,面对数百名国际音乐家和权威人士,他不禁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然而他思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喊一声:“不!分数肯定是错的!”他的喊声一停,评审台上傲慢的评委们立刻起立,给他热烈的掌声,祝贺他赢得了大赛。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陷阱。

音乐指挥小泽征尔。

(小泽征尔,1935—..)

对于中国音乐爱好者来说,如果有谁是他们最熟悉的世界指挥家,那么小泽征尔的名字一定会排在第一位,因为这位在现代指挥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指挥家曾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次访华。当时,他精湛而热情的指挥艺术为“文革”后的中国音乐舞台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对于当时闭关锁国多年、第一次打开国门的中国来说,小泽征尔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位西方现代指挥家,他独特而精彩的指挥艺术对当时的中国音乐界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小泽征尔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新一代指挥大师。他的名字常与阿巴多、马泽尔、普列文、梅塔并列,是继卡拉扬、伯恩斯坦、索蒂之后的新伟人之一。另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方面是他作为亚洲人第一次成为世界级指挥家的奇迹。这在几百年来一直由欧美人主导的世界指挥艺术中,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例子。如今,人们常把他与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新加坡指挥家朱晖并称为“世界第三大东方指挥家”。

小泽征尔和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缘分,那就是他是出生在中国的著名指挥家。他的家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来到了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小泽在长春等地做牙医。九一八事变后,他举家迁往沈阳,小泽征尔在此期间出生。1935年,小泽征尔出生于中国沈阳。他出生后的第二年,全家搬到北京,一直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因此,小泽征尔在中国度过了童年。据他自己回忆,上小学之前,他所有的记忆都是北京。

小泽征尔回到日本后,很快就开始了他的音乐学习生涯。那时候正值战争时期,家里一切都很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他的父亲咬紧牙关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供他学习,送他去一个优秀的钢琴教育家那里学习。小泽征尔从小就是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在这方面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亲的遗传和熏陶。据小泽征尔自己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教他唱了许多弥撒歌曲。他大一点以后,他妈妈教他们几个孩子一起练合唱。这样基础而原始的音乐教育无形中给小泽征尔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蒙,因为他从小就感受到了。1951年,小泽征尔考入著名的桐朋学园音乐系,从此开始涉足指挥艺术领域,期间潜心师从日本著名指挥教育家斋藤秀夫。斋藤秀夫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有许多独特的方法来训练他的学生。在近几年的学习中,小泽征尔通过这些独特方法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指挥专业基础,掌握了高超的技能。训练方法的很多成果都让他获得了终身受益。195s年,小泽征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同鹏书院。此时,他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指挥家了。然而,有着更高志向的小泽征尔并不满足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他希望深化学习,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示才华,于是走上了1959的欧洲留学之路。他登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货轮,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旅行,终于来到了音乐艺术极其发达的法国首都巴黎。来到这里后,他到处寻找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允许参加当年9月举行的世界指挥大赛。在这次比赛中,小泽征尔凭借出色的天赋和独特的风格获得了冠军,一夜之间成为了当时欧洲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些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的收获,为他以后的学习和艺术活动铺平了道路。小泽征尔在贝桑松比赛中获得大奖后,又以1960获得美国伯克郡音乐节指挥比赛一等奖,获得了影响深远的库塞维茨基奖。这个奖项使他有机会成为著名指挥家查尔斯·谢韵仪的学生,他是当时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随明希在美国学习半年后,小泽征尔在卡拉扬主办的一次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个比赛其实是卡拉扬学生的选拔赛。任何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人都可以成为卡拉扬的学生,所以小泽征尔既然是冠军,自然属于这个范围,所以他有幸留在西柏林,在这位伟大的居高临下的长者手下进行了一次难得的深造。1961年,小泽征尔被另一位著名的指挥家伯恩斯坦看中。他不仅收小泽征尔为徒,还聘请他为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至此,小泽征尔成为20世纪三位最伟大的指挥大师的真正弟子,他的运气在当时的年轻指挥家中是不可思议的。1962年,小泽征尔回到日本,担任日本放送协会交响乐团的指挥,但在那年年底,小泽征尔突然从乐团辞职,回到美国。1963年,他在美国芝加哥拉维尼娅夏季音乐节指挥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大获成功,于是被邀请担任下一届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和指挥。1965年至1969年担任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及常任指挥四年。从65438年到0970年,他是波士顿交响乐团主持的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和指挥。他们之间的良好合作为他三年后成为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从1970到1976,小泽征尔是美国三藩市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常任指挥。他在旧金山交响乐团工作非常出色,并于1973年带领乐团在欧洲和前苏联巡回演出,获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同年,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威廉·斯坦伯格离任,乐团董事会立刻想到了几年前与他们合作成功的小泽征尔,于是聘请小泽征尔为乐团新任音乐总监兼常任指挥,并首次与他签约终身指挥。1976年,小泽征尔辞去了三藩市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一职,将他的职业生涯献给了波士顿交响乐团。

小泽征尔不仅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终身指挥,还担任了世界上许多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客座指挥,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交响乐团、新日交响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等。此外,他还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的主要受邀指挥和音乐总监。

小泽征尔是一位非常有成就和才华的指挥家。他具备一名优秀指挥家应该具备的所有品质。从专业角度来说,他有着极其敏锐的听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高超的指挥棒技巧、丰富的音乐感和果断热情的精神。他的指挥风格非常热烈生动,变化也非常丰富,充满了生活、激情和强烈的感染力。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准确把握和理解不同风格作品的指挥家。在排练和指挥一部作品时,他总能凭借自己良好的质感和形式感,做到布局清晰严谨,层次细致分明,主题突出。他对节奏、速度、力度、和声都有很强的敏感度和控制力,通过他的指挥和处理,让音乐自然而个性地表现出来。他是一位艺术感情极其丰富的指挥家。在指挥一部作品时,他非常善于反映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无论是甜蜜的、安静的、温暖的、温柔的、激动的、悲伤的、庄严的、粗糙的,他都能非常微妙、准确地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应有限度。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大行动”指挥家。他非常善于用自己出色的肢体动作来诱导和引导乐队成员的音乐表达。事实上,他的指挥动作不仅具有伟大的特点,而且准确地说,应该是极其生动的,因为他有时会为了追求一种声学效果而用微动的棍尖来提醒乐队,而在需要音乐的时候,他可以从全身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甚至他的头发也成了动员乐队。虽然指挥时他并没有全身都参加运动,但并没有给人神秘化的不良感觉。这是因为他采取的所有动作都是音乐内容所需要的,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生搬硬套的夸张。当然,他的风格也受到了一些评论家的批评,但从综合的角度来看,这种身体动作和音乐的杰出结合确实是完美而巧妙的。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技巧极高的指挥家。指挥时,他的手臂动作非常平衡流畅,却能让人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节奏。他那意境超脱的手臂动作,大概是跟他的老师明溪学的。明希在教他的时候,一直强调要放松双臂,要有一种飘在上面的感觉,并告诫他,“当你的心真的有感觉的时候,

小泽征尔的接力棒技术准确而高超。因为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优秀节奏感、节拍感和速度感,这对他的指挥棒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据小泽征尔自己回忆,他的手功夫基本功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的日本老师斋藤秀夫,他用独创的教学方法训练了小泽征尔扎实的基本功。比如他总结出了“打击乐”、“平衡动作”、“直接动作”等多种非常生动的方法,为小泽征尔日后掌握优秀的指挥棒技术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小泽征尔的球拍很准。在指挥一场演出时,他往往能以几个突如其来的强有力的节拍牢牢控制住失控的速度“野马”。据说他曾经和一位钢琴家演奏了一首协奏曲。在音乐过程中,钢琴师因为紧张逐渐越弹越快,速度无法控制。这时,小泽征尔并不感到紧张。他利用音乐中重读的音符和强烈而有特色的节奏准确地打拍子。先是将乐队牢牢控制在手里,然后逐渐与钢琴配合。最后,他使用了他奇妙的指挥棒技巧。悄悄的,失控的钢琴师被强行拉了回来。这种无畏而冷静的大将风度,如果没有高超的技艺作保证,大概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小泽征尔是一位拥有丰富曲目的指挥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包括了很多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但总体来说,他对浪漫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品的解读能力更强。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他对以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音乐和以柏辽兹、拉威尔为首的法国音乐有着特别突出的解释。例如,在指挥法国作品方面,他非常杰出。至于现代主义作品,他非常擅长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奥涅格以及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此外,小泽征尔还是东方音乐的杰出诠释者,尤其是对于日本作曲家的作品,他的诠释是最权威的。在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他最擅长的是武满彻、黛敏郎和高山的作品。为了这些作品,他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广泛的演出,其中许多作品都被录制了下来。他在这一领域的杰出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波普艺术在全世界的传播。

总的来说,小泽征尔是交响乐舞台上一位活跃的优秀指挥家,但很少有人了解他在指挥歌剧方面的表现。事实上,小泽征尔是一位非常热爱歌剧艺术并擅长指挥歌剧的指挥家。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指挥过莫扎特的歌剧《女人的心》。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多地涉足歌剧指挥艺术。1992年,大都会歌剧院聘请他为该院歌剧指挥。在这里,他将以每年演出四部新歌剧的速度,开拓自己新的艺术世界。此外,近年来,他还带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上演了莫札特的《克里特岛的伊多梅纽斯国王》、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俄罗斯和意大利歌剧也有着出色的演绎能力。他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指挥了普契尼的《托斯卡》,在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指挥了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和《叶甫盖尼·奥涅金》。

小泽征尔是20世纪指挥史上的指挥奇才。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技巧和风格,让乐队发挥潜力,形成辉煌音效的指挥。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揭示作曲家作品内容的杰出大师。他对艺术的认真态度,对努力的勤奋追求,确实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当人们看到小泽征尔站在指挥台上,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时,没有人不从心底里佩服他。当他拿起指挥棒开始指挥乐队时,他的每一个部位和神经都会被音乐驱动,取而代之的是从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来的美。或者评论家说得好:“小泽征尔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具有高雅的艺术鉴赏力。从他的风格和特点来看,他真的是一个充满音乐感的指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