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析

 《国风·秦风·无衣》,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作为《诗经》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此诗赞颂了即将参加作战的将士,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秦哀公赋此诗,表示同意申包胥的请求,决定出兵救楚。全诗***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无衣

 题解:士兵们慷慨激昂,团结抗敌。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⑥。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⑦,与子偕行⑧!

 注释

 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

 ③同仇:***同对敌。

 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作:起。

 ⑥裳:下衣,此指战裙。

 ⑦甲兵:铠甲与兵器。

 ⑧行:往。

 译文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同穿战袍。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戈矛,

 与你***同去杀敌。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同穿内衣。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矛戟,

 与你***同去作战。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同守下裳。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铠甲和刀枪,

 与你***同奔战场。

 赏析一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可是《毛诗序》却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陈奂《诗毛氏传疏》也认为:“此亦刺康公诗也。”《诗经》固然讲究美刺,但这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据今人考证,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赏析二

 1.诗的背景:

 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2.具体把握:

 全诗***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3. 主体与主旨:《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4.注意: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赏析三

 很少有大学中文系讲《诗经》不讲这首秦国民谣《无衣》的(《诗经》中有两首叫《无衣》的诗,另一首是《唐?无衣》)。老师讲这首诗时一直沿用阮元《十三经注疏》定下的框框。多少年以来没有人去怀疑他们解释的对不对。诗前小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也。”孔颖达在疏里列举了秦晋、秦楚连年征战的情况。

 但是你认真读几遍这首诗后,发现《无衣》要表达的完全是另一种情绪。为了不要先入为主产生误导,我让大家首先来阅读这首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全诗***60个字。

 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思路非常明确:

 我和你有***同的仇恨(与子同仇);

 我和你一起奋起(与子偕作);

 我和你一道出征(与子偕行)。

 情绪层层递进,最后拔剑而起,奔向战场……。

 关键问题在于对诗中三个字的理解:袍,泽,裳。据汉郑玄的注解:袍,是战袍。闻一多先生说:“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泽,亵衣,就是内衣。《说文》甚至说泽是内裤的意思。裳,上为衣,下为裳。裳是古代男人穿的裙子。这三个字的传统解释使得整首诗理解起来很不舒服。与子同袍,还算说得过去,如闻一多所说:夜里合盖战袍。与子同泽,如果说与你***内衣,甚至***裤子就很难让人接受。最后是与子同裳也是“同穿一条裤子”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全诗就变成“尽管衣不蔽体,但是我们仍然要为秦君去打仗”。当然就如小序里所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也。”

 最奇怪的就是这个“泽”字。当内衣解释的襗应该是衣字旁。但是历朝历代的《诗经》版本都是这个泽。而“襗,亵衣。近污垢”的解释,在相台本、闽本、明监本、毛本等版本里都是这样刊印的。

 我相信我们的前辈研究者的科学态度,相信他们的严谨和认真。字一定没错。同时我也非常不赞成改字解经。经过仔细的研究思考,我终于找到了一种对《诗经?秦?无衣》的更符合古汉语的,更合理,相信也更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注解。注意这首诗的时代是春秋,也就是西周向东周过渡时期,文字上是由卜辞向金文继而向小篆的过渡时期。

 在我的《破译甲骨文字:衣和依》中,我已经破译了卜辞中衣的本义是胎盘(即胞衣)。卜辞的包后来在汉代衍伸出袍和胞这两个字。包与袍、胞的关系是古今字。这是文字学下了定论的。卜辞里没有泽字,《说文》对泽的解释是:“泽,光润也。”,对人而言,就是汗泽的意思。下面是我对《诗经?秦?无衣》的翻译:

 谁说无衣(一语双关:胎盘和衣裳),我和你是同袍(一语双关:胞衣,胎盘),秦王起兵了,检修好我们的戈和矛,我和你有***同的仇恨。

 谁说无衣,我和你***同流汗(战争避讳流血,隐指流血),秦王起兵了,检修好我们的矛和戟,我和你一起站出来。

 谁说无衣,我和你一起穿好衣裳,秦王起兵了,检修好我们的皮甲和武器,让我们***同出征。

 这样,从同胞到***同流汗(隐指流血)到整装待发。

 从***同的仇恨到一同奋起再到一道出征。

 全诗诗意一气呵成。表达了当时秦国人民和秦王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凝聚力。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解释后来秦为什么能够灭六国雄霸天下的结局。

 注

 一,商周时期,军队以氏族为基本单元。故这里有同胞(同袍)之说。

 二,泽和裳为动词。前者表示一同流汗,后者表示整装待发。

 三,诗中戈、矛、戟、甲、兵互文见义。

 (作者:理科学者)

 读解

 好男儿赴疆场,理当雄纠纠气昂昂,披上战袍拿起枪,生死决战样一场。这个时刻,最能见出男子汉大丈夫的英勇气概。流血牺牲算什么,兵戎相见,勇者胜。

 当兵的打仗,骑马打枪,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注定只能由男子汉来担当,正如织布绣花,注定只能由女子来进行一样。

 这一角色是由天性的决定的,无可争议的属于男子汉。英雄气概的丧失,英雄主义的失落,也就是男子汉的失落;失落了男子汉的社会,必定是个畸形的、变态的社会;没有英雄的时代,肯定也是个诛儒充斥的时代。

 常言说,时势造英雄。这不完全对。在很多时候,是英雄造时势。勇武的气概,一往无前的精神,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在精神上的支柱。英雄主义在本质上是浪漫的。它在理想的召唤和指引之下,敢于去抗争,进取,拼搏,并且敢于献身,由此造成一种时代精神。

 可惜的是,英雄主义,英雄的时代已失落得太久了。

 译文及赏析

 《无衣》,是对秦国长盛不衰的战斗力的根本原因的探讨和总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读《无衣》的点评如此说,现代企业、组织、国家如何加强凝聚力,本诗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军队组织,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他的组织凝聚力(文为主,但文中有质)和武器先进程度(质为主,但质中有文)的结合程度‘缝’,直接关系国家、民族、政权的兴亡。本诗主要从军魂和武器建设两个方面论述秦国军队长盛不衰的战斗力的根本原因——军魂壮大武器,武器壮大军魂,以一(即目标)贯之。

 题解

 ‘衣’是本文正确理解的关键,是春秋笔法的起笔,孔子说:衣于仁,游于艺。可见,‘衣’相当于现代文的‘精神力量’,结合孔子 ‘衣于仁’之言,本诗的涵义就变得非常丰富了,为个人、兄弟、家庭、家族、家园、国家安全而战斗的仁义精神是军队的军魂,他是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之一。

 原文      译文

 岂曰无衣?    我们是生死兄弟

 与子同袍(1)。 不离不弃情相依。  (1)同袍:通‘同胞’,亲如兄弟之情意。

 王(2)于兴师,  情谊团结战斗意志,  (2)王:袍、矛、仇三者以一贯之为“王”的春秋笔法。

 修(3)我戈矛, 仁义是最好的武器,  (3)修:善,为家国而战,戈矛无‘凶’而有‘善’

 与子同仇。   让我们同仇敌忾。

 岂曰无衣?    我们是血肉相亲

 与子同泽(4)。 和睦相处亲相依。  (4)同泽:***饮一口井的水,同乡之意。

 王于兴师,    热血凝聚战斗意志,

 修我矛戟,    亲情是最好的武器,

 与子偕作(5)。 让我们万众一心。  (5)偕作:通‘协作’, 精诚团结之意

 岂曰无衣?    我们有***同礼仪

 与子同裳(6)。 同文同种志相依。  (6)同裳:通‘同文同赏’,指价值观相同而相互欣赏。

 王于兴师,    号令贯彻战斗意志,

 修我甲兵,    首战用我威武之师,

 与子偕行!    我们无敌天下行!

 创作背景

 《无衣》一诗出自《诗经·秦风》,这是两千多年前,产生于我国西北边陲秦地的一首爱国歌曲。秦地,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西周末,王室内讧,与秦毗邻的西戎乘势入侵,威胁周王朝首都镐京及中原地区的安全。秦地人民在周王室的号召下,一呼百应,同仇敌忾,奋起参军,英勇奔赴前线。由于备战仓促,军需不足,秦地人民发扬了互助友爱、大公无私的精神,团结一致,克服了种种困难,***同对敌。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表现了秦地人民踊跃从军卫国的爱国热忱。

 写作特点

 全诗***三章,每章开头一句,都以“岂曰无衣”问起,然后以“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作答,以“衣”为主线贯穿全诗,慷慨豪迈的语气,以重叠复沓的回答句式,来表现大敌当前精诚团结的精神。军情紧急,最好的武器是什么? “与子同胞”之情,“与子同泽”之亲、“与子同裳”之文,人间真善美是仁义之师的杀敌利器,这是人间百兵之至善。他是***同抗敌而形成的如同骨肉兄弟般的亲情,他是***同战斗所凝结成的生死与***的战友的友谊。每章开首结构相同,不仅回环往复,宜于咏唱,而且适于表现层层递增、不断发展的情绪,适宜表现秦地人民为了保家卫国,所焕发出来的那种不畏任何艰难困苦、慷慨自助的爱国激情。

 三章的结句,结构仍然相同:“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如果说前面是积极备战,那么结句表明战争最终将赢得胜利,仁义之师必定能以智慧勇气战胜敢于来犯之敌,。‘与子同裳,与子偕行’是仁者无敌于天下的源泉之句,把儒家‘当仁不让于师,,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思想,表露无遗。

 这首诗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各章结构相同,可以进行反复咏唱。然而内容却逐章递进,诗人的感情在反复咏唱中不断升华。诗中充满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表达了***御外侮,乐观昂扬的英雄主义精神,好像是一篇战前的誓词,使人读后深受鼓舞。

 我的点评

 任何个人、组织、团体、民族、国家要生存下去,必须做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发展道路上确实艰辛,我们靠什么战胜前行路上的“疾病”、“痛苦”、“战争”三个‘不速之客’,靠如山的实力、如渊的智慧、如云的勇气。实力、智慧、勇气靠什么得到?靠同胞同仇之情义,靠同泽偕作之亲人,靠同裳偕行之文化,力在其中而生生不息。谋道之人不可不详察其中道理。

 我们正处于激烈的竞争时代,如何处理好各种诱惑和压力,实在取舍艰难。在此,我送各位一句话:止乎于礼,发乎于情;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岂曰无衣?我衣于仁。

《国风·秦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