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测试:我的生活Style
正面管教学习第一天,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活动,说如果快递员送来了四个包裹,分别是压力与痛苦、批评与羞辱、抛弃与拒绝、无意义与不重要。听到老师说快递时我还在想如果送来的是金钱、幸福、健康、成就我该选哪个呢,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观排选真的好难。结果一看这四个包裹,我想说我都不想要好吗?老师说如果有机会你可以退回掉一个,你会退回哪一个?其实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批评与羞辱,因为我觉得相比着其他的包裹,批评与羞辱会让我更加的不舒服。我最讨厌别人批评和指责我,特别是某些时候在公开的场合,曾经经历过的那些被公开批评和指责的时刻,直到现在都在影响着我——我个人在公开场合总是不自信,害怕出错,所以经常会拒绝很多需要登台的活动,我更喜欢或者习惯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站在路边鼓掌的人,因为登高,意味着更多批判的目光和更多指责的声音。
可是当老师将结果一个一个对应之后,我第一时间是拒绝——我竟然是控制型的生活风格!这个时候,我将控制型的生活风格和控制型人格等同了起来。我讨厌被别人掌控,也从来不愿意掌控别人,曾经我在思考自己的职业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有朋友建议我去做公务员,我说我不适合,因为我在上学过程中做不好如何去管理和指挥别人,内心也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人。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或做事方式,只要人本质不错,如何做事情结果都能做好就可以,没有必要去指挥别人,更不要掌控别人。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看关于《情感勒索》的书,就是想更好地发现人际之间的边界,做一个不越界、也不被越界的人。所以我怎么是控制型?
我一直以为,在我的生活过程中,我形成的风格是讨好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家伙,什么事情都需要征询别人的意见,只要别人说好,我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一直都是。如果什么时候需要我来做决定,我就会觉得压力很大,特别难受。后来在生活中发现事事依赖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事情,比如买衣服,比如孩子上学问题,比如孩子要不要报辅导班,比如自己该怎么上某一节课,比如如何做年终总结,都需要我自己来做决定。犹豫、左右摇摆,不停地征询别人的意见,痛苦,但也没有办法。最恐怖的是做了最后的决定之后,他人一句话的否定,往往会让我真个人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这个活动中,我才发现,我在没有压力的时候是讨好型的生活风格,如果有压力,压力很大的时候,我就会开始考虑如何做才能摆脱压力,所以很有可能会立即开始思考和规划,形成自己的处理事件的思路,很多时候遇到事情我一定要考虑清楚,事情的先后顺序或者三个人五个人做的事情的内在联系,然后在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才不至于返工。
回想起来,上学的时候,期末复习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课本的章节罗列下来,每背会一章,就在后面打上对勾,直到课本章节全部过一遍,然后合上书本,在头脑中将背过的知识过一遍,再看看课堂笔记中哪些是老师添加的内容,补充进去,然后再将书本和笔记合上,头脑中过一遍。基本上考试前的一晚上,我就知道自己背会了多少,还有多少自己是真背不会了,实在不行,直接放弃,一般不会过于纠结。考试前基本上不再带书本,因为觉得那样内心容易恐慌。所以这么一看,我确实是比较有条理,需要掌控感和把握感的生活风格。有些时候,看看学生在临考前的十分钟还在搬着书本苦苦研读,真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来,不是因为我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我只是将我的生活风格应用到了学习之中,仅此而已。
不过我们也在讨论中逐渐清晰,控制型的生活风格不一定针对的是对人的掌控,可能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的掌控感和把握感。这样一来,我内心的抵触就明显降低了。但同时也发现很有可能,与我相处的同学和同事,会不会因为我的这种做事的掌控感受到打击和折磨?此时此刻,我竟有些小小的忐忑。愿那些我无意中伤害到的同学或同事,都能对我一笑而过。
在阿德勒的研究中,生活风格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动机、特性和价值的集合,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并指导人怎么行动和学习,并将得到的经验渗入人格之中,每个人的生活风格都不同,其表现在个人的行动中,并具有独特性。儿童四五岁时即可形成,主要由创造性自我发展和建立起来。但是弊端在于个人将接触不到与生活风格无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被个体压制。这就相当于个人在加工信息时进行了信息的自动筛选,只保留与自己的认知相一致的信息,而拒绝不一致信息的渗入。所以人就很难进步。
而这次,通过测试,我更明确地了解了自己的生活风格,在小组活动中也讨论了此风格的优点和劣势,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这都为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指明了方向。也为人际相处打下了伏笔。比如说,我们在活动中会去推测,我们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孩子作业拖拉会怒不可遏,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风格可能不同。比如我自认为我小时候一般都是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再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而我的孩子为了描一副图整到八点作业还没有写,每每看他半夜还在补自己的作业,真的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但无论管教多少次,他自己努力改正,都没有任何的效果。所以我在推测,他属于安逸型的生活风格,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偷懒绝不干活。不过我们也深知,我们的推测其实可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谁选择什么真的不好判断,比如说,我最初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是控制型的生活风格。
最为可笑的是,属于控制型生活风格的人群中,十之八九都是教师。这让我们感到惊诧不已,彼此询问究竟是这种生活风格的人更愿意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还是这个职业造就了我们这样的生活风格?当了解到个人的生活风格在人生的5、6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也就知道了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风格,让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教师职业,因为课堂需要更强的控制感,教学需要更强的计划性。这么一说,这种契合度其实还挺好的。有没有弊端呢?肯定也很容易就暴露了,比如我们是不是会对学生更严苛?是不是更希望能够控制课堂,不能容忍捣乱行为?我们对学生的期待会不会太高?我们能不能接受学生的知足常乐?......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今后深刻反思。
控制型生活风格的改进措施:
(1)降低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不要总是要求十全十美,接受不完美。
(2)看到事情的积极面,放松心情。
(3)多练习,多实践,提升自己的应激水平。
幸好,正面管教里有一句话非常符合我们,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不要怕犯错,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时机。
还有一句:不完美就是最好的完美。
YES!我的生活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