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悲伤的二胡曲目?(二泉映月除外)

《水月》、《苏武牧羊》、《寒》、《离愁别绪》、《宝玉哭》、《新婚》、《月牙儿》、《汉宫秋月》、《殷病中》、《费翔泪》、《汨罗江》和《三大幻想》。《河水》原是流传于东北的一首民乐,其悲泣的旋律曾被作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首《艰难时世》的音乐,用双管演奏,令所有看过此片的音乐爱好者印象深刻。黄海怀先生将这首乐曲改编成二胡独奏,经闵惠芬演奏后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准确把握音乐的人物性格、内心情感和特定意境外,也离不开她的技术创新。音乐表现的是一个妻子在河边为丈夫哭泣哀悼的主题。为了有效地渲染这种凄凉悲凉的气氛,闵惠芬在演奏过程中摒弃了二胡音乐的一般表现手法,在揉弦上做了特殊处理,即合压不揉。现在,“江湖”的真正魅力被拔了出来。拓片乐句,声波密集,声音洪亮,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颤,尤其是当音乐第三段最后一个“我”音出现时,这种震颤达到了极致,仿佛有一个哭泣的女子跪在河边,倾吐着自己的不幸。听闵惠芬拉《江湖》的另一个感受是,整个音乐时强时弱。在薄弱的地方,弓轻如游丝。比如第二段以一个C调开头,把一个已经哭得眼泪都干了,有点呆滞的女人的形象看得很逼真。但在音乐的后半段,她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大刀阔斧地背弓,将人民群众与黑暗势力愤怒斗争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难怪世界著名指挥家水泽听完闵惠芬的《江河》,趴在桌子上哭,说她用两根弦“拉出了人间的悲伤”。

采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