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运动中的主要作曲家是谁?
四弟子:何绿汀,湖南邵阳人,1931年师从黄自,钢琴音乐代表作品《短笛》《摇篮曲》,歌曲代表作品《游击队歌》,合唱歌曲《肯春泥》,独唱歌曲《嘉陵江上》,管弦乐《党》《森吉德玛》。
刘雪庵:四川省铜梁县人。声乐创作:《枫桥夜泊》、《春夜洛杉矶笛》、《红豆诗》、《抒情独唱》、《落花》、《追求》、《女中豪杰》、《离别》、《上前线》、《长壁谣》。钢琴作品《中国组曲》、《南来言》和民歌集《布谷》
陈天和:1911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代表作:《春归何处》、《枫桥夜泊》、《江城子》、《田园》(郭沫若词)、《给》、《观月》(徐志摩词)、《秋梦》。钢琴序曲、血债、管弦乐《夜深人静》、同名古琴曲改编的管弦乐《广陵散》、歌剧《荆轲》、清唱剧《贺亮》、合唱作品《森林》和《啊,绿色的海洋》。
江定仙:湖北省武汉市。艺术歌曲如情歌,宁静的场景,岁月在流浪,女合唱春晚和余淼鹿鸣,钢琴曲摇篮曲,管弦乐江上波,沧桑,电影音乐早春二月。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树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旗帜,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以解放工农劳动群众为目标,热情发起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1933年春,田汉、安鄂、、聂耳、张舒等人首先在沪成立了“苏联之友”音乐组,1934年前后,左翼“剧协”又成立了“音乐组”。
聂耳(1912—1935),原名信实,云南玉溪人,左翼音乐的主要骨干,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奠基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歌曲和马克思主义,呼吁创作能够真正被劳动人民接受的“大众化”的新音乐。代表作:舞台剧《长江风暴》中的《采矿之歌》、《饥寒之歌》、《卖报之歌》、《码头工人》、《苦力之歌》(又名《进步之歌》)、电影《陶李之劫》中的《毕业歌》、电影《大陆》中的《马路之歌》。为田汉的话剧《复兴之歌》创作了《永别南洋》、《安慰之歌》、《媚娘之歌》、《春天回来了》,为电影创作了《逃亡》主题曲《宋松》,为电影《风暴之子》创作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和插曲《铁鞋下的少女》。群众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路歌》(田汉词)、《先锋》(孙士毅词)、《码头工人》(百灵词)、《敲打长江》(田汉词)、《抒情歌》、《铁鞋下的歌女》(徐行之词)等。儿歌有《卖报之声》《小野猫》《牧歌》《雪花飞舞》《小工人》《民乐合奏》《翠湖春晓》《金蛇狂舞》《山国夫妻》《赵军塞上征途》《舞台剧《长江风暴》。
应该是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