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音乐发展有哪些特点和成就?

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不仅继续发展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歌舞音乐,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品种,使声乐和器乐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基础。

如前所述,中国的音乐在隋唐之前就已经被锁在殿堂里了。虽然普通人是音乐的创造者和新音乐品种的提供者,但他们最终无法享受音乐。这种现象在隋唐时期终于有所改变。当时佛教寺院之类的庙会都有平民音乐活动相伴,餐馆也时不时唱诗。到了宋朝以后,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以市民为代表的平民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当时称为“瓦市”、“勾栏”。“瓦市”和“勾栏”都在城里,不仅从事贸易,还从事民间艺术的演出,如果说宋代以前的音乐几乎都是以宫廷演出为代表的话,那么宋代以后的音乐就以这些“瓦市”和“勾栏”为代表,还有后来的“戏楼”和“茶馆”演出;对于历史来说,宫廷音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所以中国宋代以前的音乐史几乎就是宫廷音乐史,宋代以后其实就是市民(或者平民)的音乐史。

陕西樊氏商演寺歌唱壁画(插画37):宋元时期,在广大的村镇出现了各种民间音乐活动。寺内壁画中有佛教故事,也有根据社会生活描绘的宫殿城堡、亭台楼阁、民居村舍、茶馆、酒厂等。这是一家画在西墙上的餐厅。楼上有几个喝茶的人,左边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女歌手,手上绑着木槌,支架上放着拍板。据吴的《梦记》记载,当时城里用鼓、板等乐器伴奏、唱小曲的人很多:“集市上有三五个乐师,牵着一两个姑娘跳舞,唱着小字,沿街狂奔...或者在饭店,或者花街柳巷的妓女家里,但是他们没有多少钱,这被称为'贫瘠的鼓板'这幅画是一个艺术家在饭店唱歌的场景。

(2)

“瓦市”又称“瓦舍”、“瓦子”,实际上是指在城市的露天场地(一般为碎石场)上形成的交易市场。“瓦市”里有若干“看棚”,即用绳网或草荐围起来的简易表演场地;一些“堪布”中心有低矮的栏杆将观众和表演者隔开。这种坎蓬叫“勾栏”(“勾栏”是栏杆的别称)。宋代有艺人在路边场地表演各种杂技、说唱故事、杂剧,以此为生,俗称“鲁奇人”。他们还通过看棚子来表演。“看摊”不卖票,而是请人看(因此得名“请摊”)。当一个节目结束或播放到紧要关头时,它会停下来,向观众收费,然后继续表演。“坎彭”(“勾栏”)中表演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其中的音乐种类也很多,如唱腔、唱腔、鼓词、各种宫调、杂剧等。这些都是宋代以后新出现的音乐门类。

唱歌挣钱是艺术歌曲。普辛是一种以现成的调词,通过变奏和变调进行演唱的音乐。为了挣钱,挑选一些流行歌曲,组织成同一个宫调,前有引子,后有结尾,歌词从头到尾只用一个韵。换句话说,你唱的是一宫一韵多曲有头(引子)有尾(结尾)的歌。选唱的曲调有大曲和宋大曲。它的歌词是长短句,不同于唐大曲的歌词,是五七个字。曲调也要改,不能是唐朝的旧貌)、曲坡(宋大曲和曲坡分两类)、松浦、樊曲(外国音乐)等,而这些曲子都成了曲牌。唱歌挣来的伴奏乐器有笛子(指横笛,下同)、鼓、板。要靠唱歌挣钱,首先要把曲牌组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新的音乐结构。

鼓词和朱功曲调都是说唱,它们的说和唱都要围绕一定的故事内容。而鼓词的音乐比较简单,往往是同一个曲调反复唱,但有伴奏,可以减少一些单调。与鼓子词相比,朱功调是一大进步,鼓子词是由0世纪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当艺人的泽州(今河北平泉附近)人孔三川首创的。孔三川创作的调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结构,它将同一锣调(扬)的若干调(即曲牌)组合成一组;但各组宫调不同(故称“诸宫调”)。其曲牌来源于当时的唱腔(包括歌曲大曲)、歌词和民歌。显然,朱功曲调是在唱和挣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诸宫调的伴奏乐器与唱腔相同,即笛、鼓、板。后来的《西厢记》诸宫调(比《孔三传》晚一个世纪左右)已经使用了14个宫调,基本曲调1个。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曲牌的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根据内容的需要在不同方面有所突破,如变奏、变化句式等。这是基本曲牌的变体。在这些151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西厢记》产生了293个变体。诸宫调的整体创作在曲调的组合、宫调的转换、风格的变化等方面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里程碑。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说唱场景(见图38),清明节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河南开封)的一天,从对比到城中市场的繁荣,展现了各阶层人民的面貌和生活。整个画面是一幅长卷,画面的这一部分是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宽阔的街道,路边卖货的小贩,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在一家商店前,一群人站着,一位老人在讲一本书或唱歌。

(3)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其含义类似于汉代的“百戏”,泛指除歌舞以外的杂技等各种节目。“杂”就是杂的意思,“百”也形容很多东西;“戏”和“戏”的意思差不多,但都没有今天“戏”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名;这种新形式真的可以称之为“杂”,包括歌舞、音乐、逗比、杂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叫“演段”,表演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是正式部分的介绍;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者跳舞;第三段叫三段,也叫杂耍,杂耍,技术和声。就是搞笑,调侃,或者偶尔杂技。这三段内容相同,相互之间不连贯。

杂剧的音乐有的直接取自宋大曲,有的取自民间小曲。而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挑遍”;宋大曲的结构比唐大曲简单得多。

南宋杂剧人物肖像(插入人物39、40):一个是两人相对鞠躬,剧目不详。画面右侧有一个平鼓,鼓上放着鼓和箭头。帅哥是用四五根竹系绳做成的,经常和竹板一起用。是北方常见的民间乐器。平鼓和美男子都是用来陪杂剧的。另一个是表演剧《眼药水酸》,剧情好像是左边一个人冒充眼科医生,正在给右边看病。

北宋以后,一部分杂剧随南宋南移,一部分被金继承。金继承的宋杂剧也叫,但在性质上与宋杂剧并无二致。

北宋末南宋初,也就是12世纪,在南方产生了一种南戏,也叫戏文,因产于浙江温州,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完全表演故事,结构可以随故事变化,不像宋杂剧基本上由三段组成。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调、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宋杂剧的影响,也采用了一些唱腔、音准、大曲的曲调。南戏虽然不讲究宫调,但时间久了自然形成了成套曲的规律,曲卡衔接一直是有一定顺序的。在南戏的舞台上,普通角色也可以演唱,于是出现了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音乐的方式被拓宽。

南宋洪子成墓出土的江西鄱阳南戏瓷像(插画42-47)。Ziforehead笔下的瓷像,姿态生动,表情细腻,充满生活气息。有可能南戏有好几个人物,这些瓷俑反映了南戏早期的表演形式。

(4)

南宋时期,南北戏曲的对抗最初是金(杂剧),金于1234年死于元杂剧,从而形成了元杂剧与南戏并行发展的格局。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和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杂剧,有别于宋杂剧和南戏。元杂剧的音乐结构以“集”为单位(其戏剧结构以“折”为单位;每个“折叠”玩法都使用一个“套”。所谓“集”,类似于一组宫调,是由同一宫调中若干不同的曲调编成的。一套歌词也押韵到底,几乎每句话都押韵,少的不押韵。元杂剧一般由四个“折”和一个“楔”组成连贯的剧目。六折也有四套曲子。“楔”插在一两集或三四集之间,或加在集前,但楔不需要很长的一套曲子,一般用一首[卢希安·赏花时](“卢希安”是指其宫调属于“卢希安调”,“赏花时”是曲子的名字。很多乐器的名字都来源于刚考上作曲家牌时歌词的前几个字,所以乐器的名字一般只有不同的意思,或者说是加了一首歌。(有人说《药篇》中的“药”字是对前后“后”字的省略。如果按照它来说,那么《药篇》就等于《后篇》。但根据音乐内容来看,《耀篇》其实是上一首歌的变体。元杂剧的曲牌来源广泛,包括唐宋词曲调、曲调和一些外国民族歌曲。与南戏所用的“南宋”相比,元杂剧的曲调一般称为“北宋”。前面说过,《西厢记》(插入图41)用的是14宫调。到了元代,元人写的《宋论》列出了17个宫调,而同样是元人写的《中原音韵》只列出了12个宫调。实际上,元杂剧用的宫调更少,只有9首(常用的只有7首)。即使是这九首宫调,相传在实际使用中也会因角色不同而调至不同的高度。

(5)

乐言宫调在音高和音序上应有其有限的意义,但这些意义在元杂剧中已基本丧失,这可能与主要伴奏乐器从唐代的琵琶到宋代的簪子再到元杂剧的笛子(元杂剧的伴奏乐器也用笛、板、鼓。)而杂剧曲调必须适应歌手个人的嗓音条件。

元杂剧与南戏的区别在于,不仅前者在结构上是“四折一楔”,后者是以“出”为单位,一部普通戏有二三十部之多;在音乐上,前者称为“北宋”,后者称为“南宋”。而且前者永远是男主角唱(“曲尾”)或者女主角唱(“曲尾”),其他角色只会说不会唱。就算唱,也只能唱与主角套曲无关的短调。但如前所述,南戏是普通角色都可以唱的,对音色没有限制。显然,南戏比元杂剧更具可塑性,因此更具发展潜力。但元朝灭宋后,南北统一,元杂剧随其政治、军事势力进入南方,南戏一度被掩盖。而到了元中期,形式相对自由的南戏,首次采用南北曲,形成“集数”(即一套曲),称为“南北合璧”,使戏曲音乐兼有南北之长。总的来说,北宋浑厚苍劲,南宋平和柔和。中国音乐的风格一直是南北方最显著的区别。从《诗经·楚辞》到《和合·吴歌·戏曲》都说明了这一点,但今天依然存在的南北音乐的风格差异,很可能是南北朝以后逐渐形成的。元杂剧后来用“南北结合”,但那时候杂剧已经开始衰落。上述唱腔、朱功腔和南北歌的音乐在后来的昆曲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说唱音乐

随着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宋元说唱音乐继续发展,这种长调说唱音乐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说唱音乐的成熟。

朱公调最初是唐代寺庙中表演的说唱艺术,但在宋元时期已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表演,比如城市中的瓦狗栏、茶馆、酒楼等,是表演说唱的重要场所。在这些城市,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人民创作的歌曲、演唱、朱功曲调、杂剧和器乐独奏及合奏得到了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