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东汉乐师蔡邕?

[才阳]

蔡cài,声母c,韵母ai,四声。

Yōng y not ng,声母y,韵母ong,带声调。

蔡邕(133-192),字伯伯。陈是郫县(今河南省淇县南)人。东汉时,他是著名的大臣、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延伸资料蔡邕早年拒绝朝廷征召,后被征为司徒茂家族成员,在此任平昌、阆中、义郎等职,参与续写《汉纪东观》和刻《西平石经》。后来因罪被流放到朔方,几经周折,在江南避难12年。董卓上台,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先后担任钦差顾问、书法家、尚书、侍郎、都督,被封为高阳乡侯,史称“蔡中郎”。董卓被杀后,蔡邕因在王允的座位上叹气而被囚禁,不久死于狱中,享年60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从著名学者胡光。他除了学经史、善辞赋外,还擅长书法、篆刻、隶书,尤其是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法深邃、清爽、有力”的评价。创造的“飞白”书法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被书端评为“妙而奇”。他一生收藏了一万多册,晚年仍有四千册。文集二十卷,失传较早。阿明王朝的张焱编纂了《蔡中郎文集》,他的著作也被收入了后来所有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