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即将大结局,剧中存在哪些未解之谜?

只有二十三集的《山海情》,即将迎来大结局。虽然这部剧制作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却在豆瓣被网友评分高达9.4分!此次评分***有65000多人参与评分,其中五星好评超过75%。如此高的评价,究竟好在哪?大结局了,真的是好快,没有看够。

这是一部献礼片,结局的基调是给定的。原以为就是常规的收个尾,展示一下主要人物蒸蒸日上的生活和闽宁镇新的发展。类似的结尾大家应该都看过很多次了,毕竟前些年大环境强调的还是经济发展。如今有些不一样了,更强调综合发展,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最后的基调是往这个新的提法上面靠的。

《山海情》视剧里面有一条主线是闽宁小学的白老师,他作为女主角之一的父亲并不是单纯的工具人,而是作为乡村教育问题的一条重要支线剧情的主角。

1、男主角马得福和青梅竹马水花身上,这条暗线已经布下了,那个年代的教育问题是纯粹的贫穷问题:在贫穷的中西部农村,80年代家里没钱供小孩上学,需要女孩子嫁人换彩礼,男孩子回家当整劳力务农。

2、到2001年的时候,专门利用几集描述打工潮下农村教育失落的现状。生活条件稍有改善后,崇拜金钱就成了主流思想,读书无用论的泛滥,加上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教育问题上存在不作为现象。导致学生流失严重。 白老师自己也陷入了矛盾,这里面还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主义来构造这个人物,他是一个悲剧性质的人物,他失去了妻子之后,女儿又第一批到福建打工,相当于再次体验了“失去”亲人的感受,在后来的日子里,每个孩子辍学去福建打工,相当于给他复演一次离别至亲的感受。

3、支教老师带领小孩子们学的语文课,课文内容是《凡卡》。这个课文本来是揭示沙俄时代童工的悲惨经历,文章的主旨恰好和白老师对过早出去打工的厌恶是一致的。这都是编剧的精心设计—尽管限于题材和尺度,电视剧里描写的孩子们出去打工基本上是一片莺歌燕舞,实际上和契诃夫小说里面的凡卡没什么区别。 这部电视剧确实是精雕细琢的,其中一幕是支教老师发现孩子们必须要“合堂”上课,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两位数加减法,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们都不能抽象地思考大数加减法的意义,他们只能具象地认识大有爷的20个羊撞死了一个,让别人赔了之后,一个也没少,这一段很符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也很符合实际的儿童发展规律。

4、白老师最后的解脱是“合唱比赛”,他自己一开始认为教育的意义是:好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大学,读研究生”以摆脱贫穷,在面对家长讲的惨淡事实时,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说教育的意义是“读书明事理,不要当过早出去打工出去吃亏”。 最后,白老师后来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接受了现实,但反而陷入了深深地失落,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和时代,从大人到小孩,几乎每个人都急着改变自己生活现状,不会有人像他一样盯着十几年后的教育成果来看问题的。马得宝告诉哥哥“白老师抑郁了”,其实本质上是他找不到乡村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了。

这个电视剧可贵的地方在于没有让男主角变成全知全能的神,他就是一个具有一定时代局限的个体,在他眼里,白老师也是近乎偏执的。 面对自己学生的不理解,白老师这段近乎嘶吼的表白越来越接近教育资源不公平社会的本质: 这就是个陷阱,大大的陷阱!让你们心甘情愿地往里头跳。

后来白老师重新捡起来乡村教育的(阶段性的)意义,那就是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这是典型的教育过程论和目的论的冲突。这个主旨在水花那里也说过,她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当白老师学生的时候。白老师也是看到快乐地唱歌的水花女儿,才选择让孩子在出去打工之前开开心心准备歌唱比赛。 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作为一个“穷老师”,他能做的太少了,他不能靠教育改变孩子们的一生,他只能让孩子们的童年有音乐相伴。

5、这样看最后一集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进入新时代,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己吃了“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好的教育条件”的亏。因此几乎把自己的所有经济和精力都投入到为孩子的教育服务上,仿佛不快马加鞭明天就要被淘汰了。辅导班泛滥的结果就是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孩子们投入到提前学习就能月考高分的逻辑中去。 从上一辈的过度忽视教育,到现在的过度功利化教育,都是对教育的本质的偏离。教育是既要讲目的论也要讲过程论的。而乡村教育,因为承担了更多的功能,面对了更多的压力,对这个问题的反映也就越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