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测量风向的仪器是什么?
古代测量风向的仪器是什么?
它最早出现在史料中的时间更早,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是“翔风吴彤”,用铜制成,以乌鸦为原型。这种“翔凤吴彤”出现在汉代,而且做得非常大。它安装在灵台上,用来观察天文情况,预测风向。因为体积庞大,刚开始不能灵活操作,遇到小风根本不动。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挡风板逐渐变得更轻更灵活。到了晋代,木制香凤舞逐渐流行起来。唐代李所著《李《乙巳占》记述了湘吴的结构。
但该导风板仍不适合军事和交通,于是出现了结构进一步简单的导风板。而项适合固定在一个地方,但是军队的驻地经常变动,于是出现了鸡毛做的挡风板。
鸡毛做的风向器很轻,一般只有五八两。鸡毛的风向仪挂在高杆上,非常有利于观察。这种鸡毛的风向器,按重量称之为“五两”。这种简易的风向装置在唐朝以前就已经出现,并被后来的人们广泛采用和使用。
“应付风黑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有一天,他受到东方朔关于听喜鹊叫声来辨别风向的话的启发,于是在灵台上做了一个乌鸦形状的风向仪,用来观察天象。因为乌鸦反哺,而西汉又非常重视孝道,所以采用了这样一种意味深长的乌鸦形风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