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装甲师由那些单位组成?

美国第1装甲师

组建于1940年7月15日,驻防德国巴特克罗伊茨纳赫市。隶属于第5军,下辖1个师部与师部连、2个装甲旅旅部与旅部连(***辖6个重型坦克营)、1个机步旅旅部与旅部连(辖4个机步营)、1个工兵旅、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通信营、1个师炮兵司令部(下辖3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兵营、1个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兵连)、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师航空旅(下辖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空中突击连、1个航空指挥连、1个骑兵中队)、1个化学连、1个宪兵连及1个师乐队。编有官兵17278名,其中军官1220人。

主要装备有:M1A1/A2主战坦克348辆,M2步兵战车216辆,M3骑兵战车100辆,全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308辆,履带式指挥所运载车167辆,AH-64攻击直升机36架,AH-1攻击直升机8架,UH-60A多用途直升机24架,UH-1多用途直升机6架,OH-58D观察直升机44架,EH-60电子战直升机3架,“标枪”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44部,“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36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72门,改进型“火神”高炮24门,90毫米无后坐力炮24门,107毫米迫击炮66门,各型无线电台5281部,各种夜视设备4983部。

俄罗斯第34摩托化步兵师

目前俄罗斯第34摩托化步兵师编制如下:全师***有12294名官兵。

师部:245名官兵,3辆BTR系列轮式装甲车,6部SA-14(北约代号)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3个摩步团:其中一个摩步团拥有2523名官兵, 配备有156辆BTR-80系列轮式装甲车。另外二个摩步团各拥有 2424官兵,每团装备有147辆BMP-2型步兵战车。其中装备有BMP-2型的摩步团可以在坦克团的配合和掩护下,在战线宽正面上发起攻击,与坦克团一起攻击敌防线上最薄弱的地域。

1个坦克团:1143名官兵,94辆T-72B型主战坦克。这是第34摩步师最为重要的突击力量。

1个炮兵团:它是摩步师的主要火力,拥有1062名官兵,下辖3个***装备有48门2S3的自行加榴炮营, 和一个装备了18部BM-21型火箭炮营。

1个地空导弹团:504名官兵, 20部SA-11(北约代号)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21部SA-14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这两种自行防空系统,构成了第34摩托化步兵师的主要防空力量,另外摩步师还配备了上百具单兵携带的SA-17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和16部ZSU-23-4自行防空火炮。

1个地对地导弹团:170名官兵, 4部SS-21(北约代号)战术弹道导弹车,这为摩步师提供了强大的远程打击力量。

1个侦察营:340名官兵,3辆BRM侦察车, 16辆BRDM系列侦察车(包括4辆BRDM-2rkh核生化侦察车), 12辆BMP-2型步兵侦察车。

1个直升机大队:200名官兵, 6架MI-24攻击直升机, 12架MI-17运输直升机, 6架小型米式侦察直升机。

1个工兵营:395名官兵。除了修筑工事、扫布雷外,还要协助推进部队克服江河等障碍物。

1个空降强击营:这次出现在34摩托化步兵师里的空降强击营,原本是集团军一级才配备的特种作战部队,但因为情况需要也可以加强到师一级部队。空降强击营通常通常执行非常重要的战术任务,它基本都是搭乘直升机,超低空飞行至敌重要的目标区,然后强行机降作战。其编制包括3个空降强击连、一个迫击炮连。每个空降强击连下辖3个空降强击排、一个迫击炮排、一个榴弹发射器班、1个反坦克班和一个防空导弹班。

此外第34摩步师还有通信营、医务营、运输营、防化营、修理营、炮兵指挥侦察连与交通警备连各一个。

苏联坦克师满员编制额9400人,其中军官1000人,通常编3个坦克团,1个摩步团,1个防空导弹团及若干直属分队。***装备坦克325辆,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185辆,火炮126门,18部多管火箭炮系统,4部战术导弹系统。

其中师参谋部装备9辆装甲指挥车,10辆轻型卡车,20辆重型卡车。

坦克团装备95辆T-80坦克,30辆BMP-3型步兵战车,18门D-30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摩步团装备30辆BMP-3型步兵战车,60辆BTR-80型装甲输送车,40辆T-80坦克,18门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炮兵团编2个122毫米榴弹炮营,1个152毫米自行榴弹炮营和1个多管火箭炮营,***装备有36门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8门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和18部多管火箭炮系统。

防空导弹团装备20部萨姆-8防空导弹系统。

独立导弹营装备4部SS-21战术导弹系统。

独立运输营装备200辆卡车。

独立卫生营装备19辆野战救护车。

德国“新陆军”炮兵编制及装备综述

德国陆军于2001年6月开始重组,原计划2005年完成向“未来陆军”的转型,由于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转型计划搁浅。2004年7月,德国颁布了继续发展陆军的命令,并出台了“新陆军”结构模型,由此开始了“未来陆军”向“新陆军”的转型。转型后的“新陆军”划分为干涉力量、稳定力量和支援力量,其中干涉力量和稳定力量是“新陆军”的核心。

转型后“新陆军”中炮兵的编制规模被压缩,兵员由“未来陆军”的9500人裁至5000人,几乎裁掉了一半。在干涉力量和稳定力量中,炮兵均按指挥、侦察和火力打击一体化的“系统炮兵”理念编成。为便于在战斗中进行连的协同与交换,干涉力量和稳定力量的炮兵侦察连和自行炮兵连的编制与装备都相同。

干涉力量的师属炮兵团下辖2个营,自行炮兵侦察营和火箭炮兵营。自行炮兵侦察营编有4个连,2个侦察连(分别装备侦察和气象系统)和2个炮兵连(各装备8门PzH2000自行榴弹炮);过渡时期有1个侦察连仍装备CL289远程无人侦察机系统。火箭炮兵营编有4个火箭炮兵连(各装备8门MARS多管火箭炮系统)。

德/法旅(干涉力量)的混合炮兵营编有4个连,2个炮兵连(各装备8门PzH2000自行榴弹炮)、1个火箭炮兵连(装备8门MARS多管火箭炮系统)和1个火力支援排、1个司令部/后勤供给连(装备KZO目标定位无人机、“柯布拉”炮兵侦察雷达及气象侦察仪器)。

空中机动作战师(DLO)(稳定力量)的自行炮兵侦察团编有3个炮兵连(各装备8门PzH2000自行榴弹炮)、2个侦察连和1个火力支援分队。侦察连编有KZO目标定位无人机排、“柯布拉”雷达排、声测排和l个气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