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国利民成语解释

发音:yì guó lì mín

 简拼:yglm

 类型:褒义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利国利民

 出处:《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解释:益国利民: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示例:这是益国利民的`大好事。

 《周书·文帝纪下》节选译文

 魏大统元年(535)春正月二日,太祖升任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太祖坚持不受郡王之封及录尚书事之职,魏帝答应,于是改封安定郡公。东魏派将领司马子如侵犯潼关,太祖驻军霸上,司马子如撤军,从蒲津侵犯华州,被刺史王罴击退。三月,由于战争、劳役不息,官民劳顿困苦,太祖就命令部属参酌古今成例,加以变通,选择可以益国利民,合乎农时,宜于施政的,定出二十四条新制,奏请魏帝推行。

 二年(536)春三月,东魏攻陷夏州,留将领张琼、许和镇守。夏五月,秦州刺史、建中王万俟普拨率领部属叛变,窜入东魏。太祖指挥轻装骑兵追赶,在黄河以北追赶一千余里,没有追上,将军队撤回。

 三年(537)春正月,东魏侵犯龙门,驻军蒲坂,造三道浮桥,打算渡过黄河。又派将领窦泰进攻潼关,高敖曹包围洛州。太祖从广阳出军,召集众将说:“如今贼军从三面拖住我军,又在黄河上架起浮桥,显示定要渡河,这是想吸引我军,使窦泰乘机西进。我军与贼军久久相持不下,贼军诡计即可得逞,这不是好的计策。况且高欢起兵以来,窦泰必任先锋,其部下多精锐士卒,屡屡告捷而骄傲自满。如今出其不意,突施袭击,一定可击败他。一旦击败窦泰,高欢必不战而自退。”诸将都说:“贼军在近处,舍弃近敌而奔袭远贼,倘若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

 魏大统元年春正月己酉,进太祖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太祖固让王及录尚书事,魏帝许之, 乃改封安定郡公。东魏遣其将司马子如寇潼关,太祖军霸上, 子如乃回军自蒲津寇华州,刺史王罴击走之。 三月,太祖以戎役屡兴,民吏劳弊,乃命所司斟酌今古, 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条新制,奏魏帝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