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农民工人的内心世界
目录:
第一章:走近农民工的内心世界。
第二章:欠款时不要被愤怒冲昏头脑。
第三章:追求奢侈品的背后
农民工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却不被城市所接纳。很多人甚至会遇到欠薪这种事情。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已经上升到必须重视的层面。
走近农民工的内心世界
随着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从而形成了——名具有唯一农村户籍但长期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9年,中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2978万人。他们大多是中青年,文化程度低,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差。这样一支快速成长、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发挥城市建设生力军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个人发展、工作环境、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到作为社会重要成员的农民工的幸福。
农民工也有特殊的心理资源。
虽然农民工豹子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需要看到的是,农民工本身也拥有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资源,可以帮助他们应对生活压力,保持内心平静,其保护作用不容忽视。
有研究者指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民工更加勤俭节约;面对问题时,多采取思考、解决等积极应对方式,少采取逃避、等待、想象等消极应对方式。不得不说,农民工的健康潜力让我们看到了光明的一面。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断看到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积极面对生活、改变命运的“大众化”案例。比如《旭日阳刚》和《西单姑娘》坚持理想,克服困难,最终走上星光大道:“新工人艺术团”为劳动歌唱,互助合作,推动农民工社会文化教育权益的全面提升:一个没文化,收入低,没有安全感的捡垃圾奶奶,却用一个“小人物”的平凡良心,做一个年幼的孩子。
当然,农民工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是主要的,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尤其要关注其中的敏感群体和弱势群体,让他们有更多的心理疏导渠道,有关爱的灵魂陪伴。同时,农民工的勤劳和积极应对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健康的阳光。也许农民工本身的心理潜力才是真正对他们有效的良药。
农民工心理问题面面观
近年来,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或精神幸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困扰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尤其是由80后、90后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比老一辈更高,更勇于表达内心的感受。当他们遇到不适时,会更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失落或愤怒,甚至以自杀、抢劫等极端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和广泛讨论。
国内研究者以SCL-90为研究工具,在齐齐哈尔、重庆、海口等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抑郁、焦虑、强迫等多种心理症状高于全国成年人平均水平,而部分农民工的负性心理症状比留在农村的农民更严重。
农民工是一个宽泛的标签。在关于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报道和讨论中,我们往往先看到他们的***性。但是,其实还有很多小团体,情况各不相同,无法总结。比如在农民工中,女工就很特殊。她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生,带父母和孩子出去生活的比例更高。再加上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女性劳动者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社会歧视。
许多研究表明,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农民工,尤其是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抑郁等心理症状强于男性,生活满意度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另外,很多因素,比如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行业等。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有影响。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年龄较大的传统农民工相比,20-29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尊重和权益保护方面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他们对此深感不满。已婚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明显少于未婚者,感受到的积极情绪明显多于未婚者2。可见,婚姻可以促进农民工的心理健康。
让农民工苦恼的原因很多,他们的心理压力来源广泛。2005年湖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工认为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权益保障、经济负担、工作量和城市适应。2005年浙江省的一项调查发现,83.29%的被调查者认为子女教育是外出打工时最担心的问题;50.29%的受访者抱怨收入太低,对同工同酬的分配制度不满;41.27%的受访者感到“感情空虚”,82.31%的受访者未婚,多为男性,已婚。
欠款的时候不要被愤怒冲昏头脑。
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一个40岁的男人,还没娶到老婆,坐过牢,回家还被歧视。现在我做了别人都不愿意做的脏活,老板拖欠工资。为什么老板要吃喝,让我们喝西北风?我不会让我的老板感觉更好。我会杀了他,然后自杀。我已经计划好了。这是件大事。"
作为一名危机干预接线员,当我听到老农民工的电话时,我真的吓了一跳。这是一个曾经有过交通事故经历的人。出狱走向社会时,他已经40多岁了,仍然未婚。不敢呆在家里,怕被嘲笑;出去打工,却遇到一个不发工资的混账老板。我意识到,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可能真的会选择杀人或者自杀,对社会的危害将是无法估量的。
面对弱势群体的呼声,考虑到他们在社会上很少能找到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我有必要接受和尊重他们。
我说:“非常感谢你在这么困难的时候信任我。告诉我你的心声,我感到非常荣幸。听了你的经历,感觉你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你的老板拖欠工资伤害了你,让你很生气:你想选择一种方式报复他。”
马劳说,“实际上,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那样做。”他的话里有无奈。
我赶紧问:“你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老马愤慨地说:“老板不守信用,说要发工资,却一拖再拖。我觉得很痛苦。出狱后,我干了很多很多人不愿意干的脏活。但是为什么上帝对我这么不公平?”
我温和地说:“你觉得上帝不公平,因为你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马劳说:“是的,如果老板能付我们钱,我也不想走这条路。”
我启发他说:“这是唯一的选择吗?有没有想过其他办法,比如通过法律手段拿回工资?”
老马颇为疑惑地说:“能有用吗?我们属于偏远地区,上面的主管部门不会关注。我真的很讨厌。老板有车有房,我们却住在最破旧的房子里。我讨厌它”
在谈话中,我一直在思考马劳是真的想自杀还是只是在抱怨,我该如何化解他的极端想法。老马杀人的动机是为了工资吗?他为什么拒绝其他方式的讨薪?他选择复仇是因为他讨厌富人吗?我觉得有必要让他知道极端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我说:“如果你报复,你觉得最后会得到什么?”
马劳坦言:“至少让那些拖欠工资的黑心老板知道,我们农民工不好欺负。”
我问:“你觉得这样做要花很多钱吗?”
老马回答:“嗯,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是老板付出的代价更高。我死了,我妈没人养,但是带着孩子结婚的老板损失比我还大。所以还是赚了。”
我问:“你真的认为你赚了吗?白发人送黑发人多惨啊。”
老马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我耐心的等待老马的反馈,因为他正在经历一场内心的斗争。
几分钟后,老马叹了口气说:“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的老母亲。那时候我在监狱里,所有人都放弃了我,除了我妈,她没有抛弃我”讲到这里,老马的声音哽咽了:“后来我出狱了,每个月都给我妈寄钱。不管我的生活有多艰难,我都不想让我的母亲再受苦了。”
只要我还在乎一个人,我就不会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似乎看到了希望。“是啊,如果你走了,你妈妈怎么生活?她等了你这么多年,现在是你报答她的时候了。老板欠你的钱肯定可以通过一些法律途径追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老马说:“我再考虑考虑。可能我在工地也没什么好自为之的吧。没人会说话,所以我这么认为。”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至少老马开始反思自己的冲动行为了。我趁热打铁说:“你是不是因为自己在工地的生活很无聊,又刚好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烦恼,就想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你能不能给我一个保证,你不会杀了你的老板然后自杀来拿工资?”考虑了十几秒钟后,马劳说,“我会考虑的。那种方式真的得不偿失。我有老母亲等着我养。”
我鼓励他说:“你这样想是负责任的。我为你高兴。女如果你有什么新问题,希望你能告诉我们。我们很乐意为您服务。”
老马轻松地说:“是的,谢谢你听我说。真的,有时候我很难遇到一个说话的人!”
心理危机干预后,我们进行了回访。得知马劳和其他同事请来了律师和媒体与老板争论,老板被迫全额支付拖欠的工资。现在,老马王正在找新工作,一个老乡给他介绍的。从老马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
面对不公有很多选择。
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离开家园,从农村到城市,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变得更好。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他们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内心的愤怒和压抑无法向亲人诉说,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只能独自承受。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性格。当出现强烈的矛盾时,有些人的情绪可能会突然爆发,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
对于农民工的痛苦,心理咨询师希望也有能力提供一些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不再向你亲密的朋友诉说你的烦恼。
中国的家庭文化往往不允许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在父母、妻子、孩子面前表达情感会被认为不成熟或软弱。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自觉的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愿意告诉家人或者朋友。
用文字表达情绪,对月亮有宣泄作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带来的伤害。农民工,当你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请把你的心声告诉你认为安全的亲朋好友。这是缓解压力的首选方式之一。
跳出自己的“死胡同”
农民工朋友在外打工多年,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面对困难,人往往会发呆,独自思考解决办法,所以心胸狭窄,容易把自己逼入“死胡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其实,农民工朋友可以选择在业余时间脱离单调的生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结识一些会说话的“外人”,开阔自己的思路,找到更多处理事情的方法,避免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
近年来,农民工的生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纷纷向农民工伸出援手。农民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自身权益不受损害。不要把自己的不满藏在心里,这样很容易积累抑郁而得病,也不要用一些极端的手段解决纠纷,这样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得不偿失。
当然,农民工朋友如果遇到感情纠纷,或者感觉不舒服,也可以向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追逐奢侈品
“我的衣服是名牌”
兰花初中一毕业就来北京工作了。她一直在服装厂做衣服,虽然学了很多,但是赚的钱很有限。在北京街头,看着同龄的女孩穿着名牌衣服,背着名牌包,兰花无比羡慕。但考虑到自己微薄的收入,她连奢侈品店的门都不敢进。
今年春节回老家,兰花真的是血本无归。她一改往年的打扮,穿了一件迪奥外套。这件衣服花掉了她好几年的积蓄!其实兰花只是想用这张礼服报告诉乡亲们,我在北京过得很好,同时也更好让父母放心。
大年初一,几个大妈回家拜年,粗糙的手不停地摸着几万块钱的衣服,说:“这是我们县城商场里买不到的好衣服!以前在女儿带回来的杂志上看过。”一个上大学的妹子看到她的衣服,赶紧穿在身上,对着镜子看了半天,然后说了一句差点让她晕倒的话:“这一款产品模仿的这么好,恐怕要三四百吧!”
在兰花制衣厂工作了几年,自然知道A货的意思。好在那些大妈们只是互相聊了一会儿,忽略了这句话:兰花回京后,有意无意地问了厂里的好姐妹,试探她们对这件衣服的看法。没想到大家无一例外的认为是仿制品。最后,她的一个闺蜜说:“我说过了,不要穿这件衣服。想想吧。每天要么累得走在街上,要么被线卡在公交车上,满身汗水,手背有裂痕。在公***汽车上,你的衣服皱巴巴的,鞋子也很脏。谁会把你的衣服当正品?”
渴望融入城市
经过一番努力,农民工朋友口袋里或多或少有些积蓄。在各种商家广告的“狂轰滥炸”下,农民工朋友很难抵挡这种诱惑。有些人甚至更热情,他们愿意为从未涉足过的奢侈品花钱。
有人说,在消费社会,商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人的实用性,还在于满足感
很多农民工从事着城市里最苦、最累,甚至最危险的工作。在众多职业中,农民工大多处于底层,他们的价值最容易被忽视。基于种种无奈,他们企图颠覆和重塑自己在消费领域的形象,发泄内心的不满,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所以消费体现了农民工朋友融入城市的愿望。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自我剥削和节俭。除了把收入花在食物上,他们还会把大部分收入花在服装、电子产品、娱乐等方面。
同时,由于农民工越来越年轻化,未婚农民工居多,抚养孩子的压力还没有显现,家里的负担都是上一代人分担的。总的来说,他们的负担更轻,各种消费的后顾之忧更少。
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涉世未深,对复杂商品的判断能力较低,购买对情感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理性思考不足,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他们非常容易盲目追随城市青年的消费观念,追赶潮流,更容易受到商业广告等促销活动的影响。
卖家总是比买家聪明
商家喜欢抓住农民工消费者的心理来促销,拉拢农民二次客户。一家大型商场的主管列举了目前商家流行的“返券促销”招数。比如先提价,再打折。商家先抬高价格,然后威胁说“商品打折”,再原价销售,而消费者则认为自己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了优质商品,不管是否真的需要或喜欢,先捡了这个“便宜货”。
商家很清楚,农民工也想体面,但大多并不富裕。这些促销手段都是为了抓住农民工消费者希望以“低成本”获得“高满意度”的心理,在重大节日来临之前,通过广告宣传,促使农民工成为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
让消费回归理性
虽然商家善于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煽动”买家的购物欲望,但只要明码标价,双方都愿意,也无可厚非。但农民工消费者也需要掌握“购物心理”,使其消费回归理性,避免”;通过动态消费”。毕竟你口袋里挣的是辛苦钱,不要想着快点花掉后悔。
原则1:
我们经常会因为别人的购买行为而影响到自己,而冲动购买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买的东西对自己并不实用,或者是放在一边很少用。所以,在购买一件商品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件商品吗,买了之后能用来做什么?尽可能不要无计划的消费,不要为了攀比而消费,不要为了新奇而消费。
原则2:
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新闻,一名电脑城的工人正在偷他自己的工作。店长说,这位工人平时工作表现很好,平均每月收入4000元。
明明收入不错,却依然选择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额外财产,让人为他感到惋惜,也不得不对他的日常消费模式感到惊讶。他所有的收入都花在哪里了?据知此人常与身边人盲目攀比,导致信用卡负债过多,只好用偷来的钱还款。
与过去相比,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城市市民的收入相比,应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农民工之间也存在分化。有些农民工收入很高,但有些人收入很低。
在商品面前,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经营!健康,购买的商品价格要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不要一时超支。
原则3:
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价格高就是质量高。各种商品的卖点不一样。有的卖质量,有的卖外观,有的卖新潮,有的买品牌.同时,商场里推销的商品不一定是买得起的。商家的广告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不要指望真的会有免费的“馅饼”。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知名品牌的消费并不能直接提高人们的地位和认同感,消费者只是感受到某种心理安慰而已。
在商业领域,人们往往强调人的“财富智商”。有人说,一个人的财商与赚多少钱无关,而与能留多少钱有关。朋友的农民工收入来之不易,要学会对自己的血汗钱合理规划。要改变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认可,只能从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出发,比如投资自己,学习专业技能,接受职业培训等等。
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爱意。
一些农民工朋友的非理性消费,大多来源于“爱面子”的心态,总认为开豪车,穿着体面,给家人带回来各种礼物,就是成功的标志,能让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实家里人真正需要的可能很简单,就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里唱的:和家里人说说话,帮妈妈刷筷子洗碗,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膀.
这其实是在提醒人们,花光所有的钱很容易,但是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就很难保持过去那种无所谓的心态了。能体现我们优雅的不是花钱,而是做对大家更有意义的事情。
结论:遇到欠薪怎么办?这是农民工最想知道的问题。很多人这个时候通常会选择两种,要么妥协,要么疯狂报复。事实上,合法的方法是正确的。(文章原载于《心理与健康》,刊号:2012年5月,作者:吴胜涛、周婵、陈雅丽、王伟鸿、肖静,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