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 秋雨叹三首(其二)》(杜甫)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诗选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秋雨叹三首(其二)
原文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1。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2?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3。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4?
注释 1阑风伏雨:连绵不断的秋雨。四海八荒:指广阔边远的地方。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四海环绕,故以四海来代指天下。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2这两句话是说因为连日大雨,所以雨水填积的百川皆盈满,导致牛马难辨,泾渭也无法分清。 3禾头生耳:指由于久下大雨,庄稼又长出了耳朵形状的新芽。黍穗黑:是说庄稼不耐久雨,所以穗子都被淋得发黑而即将烂掉。 4根据《唐书·玄宗纪》记载:因为秋雨连绵,物价暴涨,人民缺乏食物,便令太仓发米一百万石,贱价出售以救济贫民。但是从杜甫的这首诗来看,所谓「贱粜」并没解决问题。这是因为贪吏从中舞弊,又有奸商囤积居奇,而人民对此情况深为无奈,只要「相许」,也就不计较「斗米」和「衾稠」的价值是不是相等了。
译文 天天秋雨,久久不停,四面八方一片乌云。眼前走的马来的牛无法辨认,泾浊渭清怎么来区分?谷粒生芽,黍穗发黑,农民田妇的收成无法估计。城里斗米就能换到衾裯,只要两相情愿,哪管它值不值?
赏析 此诗天宝十三载(754)的秋天所作。 秋雨纷纷不停,久雨,伤害庄稼,使谷粒生芽,黍穗发黑,农民的收成简直无法估计。诗人写这首诗,是为雨而叹,叹人民生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