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乐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自6世纪以来,佛教逐渐衰落。8、9世纪,一个新的宗教体系——印度教逐渐形成。印度哲学大师商羯罗成为印度基本救世学说的理论基础。12世纪以前的南亚中世纪文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公元5世纪,印度戏剧中出现了伟大的剧作家卡利陀坡,如《沙贡达罗》。石窟艺术代表了这一时期印度在建筑、雕塑和绘画领域的高超水平。印度中部的阿旃陀石窟是印度艺术的宝库,在公元5世纪至11世纪期间,这里有两个世界著名的学术中心,即纳兰多寺和鉴识学院,大量来自东方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法律,进行各种文化和学术研究。
5世纪左右,巴拉塔写了一本关于戏剧、舞蹈和音乐的理论著作——《纳·忒伊亚·沙斯托拉》,这是联系古印度音乐和印度古典音乐的重要理论成果,其中可见婆罗门教古典音乐的最早萌芽。娜·忒伊亚·沙斯托拉会把听觉获得的最小微分音程作为“Shruti”(梵文“听”的意思),通常把一个八度分成22个Shruti。在实际音乐中,二至四次耸肩被视为一个音程(称为“Svahla”)。Svahla和interval也有音高的意思。它由八度中的七个Svahla组成,它的音阶被称为:sarigamapadhani。Shruti不是由平均律组成的。由于音乐流派不同,处理音程的方式也不同。每个Shruti都有特定的含义。比如Shruti的“Divra”的意思就是“兴奋和激动”。此外,根据七个湿婆罗,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克雷默:萨克雷默、玛克雷默和嘎克雷默。其中以萨克拉马、马克拉马七个音组成的基本音阶为基本音,发展为14转位的形式,称为“穆尔查纳”。进而将穆尔查纳14种旋法中的7种发展为基本旋法,形成拉格(称为jati)的雏形。
11世纪后,印度音乐最大的变革时期始于伊斯兰教徒对印度北部的入侵,从而形成了两大音乐文化圈。在伊斯兰教的统治下,印度北部输入了土耳其和波斯的音乐家、乐器和乐理,自古以来就与印度音乐融合,形成了亨·多兹坦伊音乐的基础。南印度在保持佛教时代影响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音乐理论体系,奠定了卡纳塔克邦音乐的基础。
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乐理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13世纪萨尔加·特瓦所著的《桑戈塔·拉多·纳克哈拉》,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乐理。这本书汇集了他之前的南北印度的音乐理论,并将其系统化。详细阐述了音阶与转调理论的“Lag”(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基本上是一个旋律框架),详细讨论了节拍时期的“Tara”(印度人对节奏与拍子的统称)。13世纪以后,北印度的许多理论家进一步将滞后系统化。
除了艺术音乐,印度还有丰富的宗教音乐、民歌和民间舞蹈。很多民歌和艺术音乐一样,唱腔柔和、低沉、纤细、流畅。它是由多种语言组成的印度音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