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那边》是在哪拍的?

天那边,那片天

欢迎来到水咕噜村

水咕噜小学有一个传统,每当支教老师临走的时候,哪个学生不哭,就能得到一朵大红花,而往往送到最后,谁都没有得到过大红花,因为大家都哭了。

为了完成某项课题实践,或者说追寻某种梦想,大学毕业的许晓萌来到偏远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以志愿者的身份前来支教。随行而来的是她的男友,男友信誓旦旦地表示,无论多艰苦,都将陪她度过这三个月。起初,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满了信心与激情,充分相信他们能够把握生活,以及他们的爱情。

许晓萌是大学里的校花,青春时尚,秀气水灵,在贫穷落后的大山里,虽然显得不合时宜,却也与秀美的风景相互辉映。女孩子的美大概都具备这样的特征,在不同的环境里会展现出美的不同。

破罗是水咕噜小学的校长兼唯一老师,他年轻时候的志愿是当将军,可是军队不要他,无所事事的他为了避免成为流氓而做了老师。破罗初中都没有毕业,普通话也不会讲,由此可见他的教学水准。有时候,态度比能力更重要。破罗这样的老师虽然能力有限,却对教学很用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赖他一人照顾,再加上他纯朴的性格,便也深得学生喜欢。

一间旧教室,十几张破桌椅,许晓萌的教学生涯从这里开始。机会其实是来之不易的,教学方式的不相融合使得破罗迟迟不肯让她执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破罗的私心,担心大学生们会挤掉他在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地位。后来还是在许晓萌的巧妙争取下,将城市的规范教学方法带给了学生。

男友是个孩子气十足的捣蛋鬼。影片的一系列趣事都是由他带来的。比如,他在课堂上教学生唱流行歌曲,用rap教孩子们背乘法口诀,苦于农家饭的无味而偷鸡等等。他毕竟是一个出生在城市的年轻人,从小生活优越,吃不了苦头,最终还是支教未满三个月就丢掉一切不辞而别。

失去爱情的许晓萌,在经过一场休克之后重新回到了水咕噜小学,继续追寻她的理想。爱情是如此不可靠,能够给她支撑的也只有她的理想。

三个月的工作期限很快到了,孩子们放声哭了。孩子哪会懂得隐藏情绪,尽管被破罗反复叮嘱过不能哭,可是破罗自己倒先哭了,孩子们就更加无所顾忌了。(这一段拍的好,不煽情不矫情。)

意料之外的是,后来,破罗为修葺教室遇到了泥石流。获知破罗死讯,已经在城市找到工作的许晓萌毅然回到了水咕噜村。这事成了新闻,还引来了记者。我们姑且不去谈论这个事情是否符合现实,因为这不是纪录片。

影片的故事简简单单,偶尔会有情节冲突,但也一闪即过,毫不张扬。我常常觉得,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不一定非要有节奏紧张的情节凑合才能算好看。因为生活原本就如流水一样淡然无奇,平静的,无风无浪的,枯燥无趣的油盐酱醋才是生活真实的面目。

影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许晓萌穿着红裙在教室外面翩翩起舞的模样,美妙的音乐从手机里传出,绿草地上裙裾飞扬,如同一朵点缀在深山里的红玫瑰。

天那边,那片天

《天那边》的电影名字,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我忘了,是一个“山那边”的故事,讲的是一个隐落在群山中的村子,一个在村子里成长的孩子,从小站在家门口,望着那一山又是一山的绵延群山,问他的父亲:“父亲,山那边是什么?”他的父亲蹲在门槛上,抽一口草烟,面前的大山在他眼里变得混沌,嘶哑的回答他的孩子:“山那边是另一个世界。”孩子沉默,他仍然每天站在门前望着大山。后来孩子喜欢上了文学,文学带他了解了山那边的世界,他开始创作,作品带着他,最终去了山那边的那个世界……

而《天那边》,两个惯于丰衣足食还有足够物质精神生活的都市小年轻,一个为了理想,一个为了爱情,从现代化的都市走向了落后的山村,开始了理想与爱情的考验,一次理想与现实的较量,一次爱情与信念的赌注。

这是一部传统的中国式剧情电影,虽然带着点让人忍俊不禁的小幽默,但毫无疑问在反映一个当代大学生的支教现象以及中国许许多多落后农村里的落后教育,有对有志青年敢于献身的赞扬,也让人看到中国教育现存的严肃问题。

这不是大片,也算不上极顶好片。剧情不算新颖,甚至有点俗套和过于剧情化。整部电影要幽默不够幽默,要爱情不够爱情,要感动不够感动,要朴实不够朴实,在各方面的描写都缺乏力度。但这么一部没有什么突出特点的电影也平平凡凡地让人并不厌倦的看完了。片中的各个角色塑造也算鲜明:许晓萌身上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自己的理想与决定坚持到底的冲劲和决心,但同时也有着现代都市年轻人易冲动的个性和看事情做事情缺乏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以及那股隐隐的大小姐惯性脾气;江可可身上典型的现代都市化青年形象,信誓旦旦,信念不定,对事物以新鲜感度之,在缺乏物质化的世界里,他无法生存,即便是堪比生命还价更高的爱情,也挡不住他投身物欲都市的脚步;破罗身上的农村人的淳朴、敦厚同时也带着点小小的私心,这样的纯民即便是在农村,恐怕也不是那么多了。对于一部小成本的片子而言,对于一部演员导演都不是大牌的片子而言(即便都是大牌有时候片子也落不了一个“滥”),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对于导演想要传达的意思,即便他做不到很好的表达,我们意会即可,毕竟,拍一部电影是何其难!

看这部片子时,第一时间让我想起的是另一部关于支教的影片《美丽的大脚》:一位都市女教师、一位北大荒农村教师和一群贫困孩子之间的支教故事;之后又让我想起初中时在《中学生天地》杂志上看到一系列支教故事:为拯救泥石流来临时困在残破教室内的学生而殉职的年轻支教教师;一位因孩子们集体下跪唱校歌送别而动容留下把一生都献给乡村教育的教师……这些在当时都给了我不小的触动和感动。现在想来,在那些贫困的山区,能留住几位支教的老师,这确是个令人心酸的严肃问题。我们在杂志上、报纸上、电影上、电视上看到过的那些颂歌,在生活中的现实实例又有多少?!特别是在如今的年代……物、事都是以稀为贵。

我们在歌颂这些支教事迹的同时,毫无疑问也在向世人展示那些偏远山区的贫困处境,那些资源缺乏的孩子的困境,这在那些孩子的眼里看来,不知又是何种滋味,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只能让他们增加自卑感。处于生活优势的人,总是想靠着给予那些生活劣势的人各种帮助来展示他们的无私,歌颂他们的奉献,却不曾考虑那些他们给予的对象,只觉得授予已经是伟大,却不知那是另一种伤害。

王家卫早说过,天那边是还是天,但是那同一片天空下的土地,却是不同的世界,贫富差异、阶级等级、圈子层次……这些都能在我们的努力下融合,真正成为一片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