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袁绍,为什么要杀忠心耿耿的谋臣田丰?

田丰之死,表面是以下犯上,又被对手逢纪构陷。内地里可能与他的出身有关。田丰是冀州巨鹿人,之后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官至别驾,韩馥在众人的劝告下将冀州让给袁绍,田丰便辞官,然后入主河北的袁绍为表示礼贤下士和笼络人心,亲自登门请他出来相助,给予别驾之职,他在界桥之战中保护袁绍有功,对天下大势和袁绍该如何发展壮大多有出谋划策,居功至大。

田丰、沮授是袁营可以列入前二的顶尖谋士,却在袁曹对战中,正确的建议屡次不被采用,这是袁绍的宿命,有贤臣而不能用。这也与二人的性格分不开。两人都是寒门出身,原是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忠于旧主再投新主,可算无愧天地。但是在官渡之战前夕,田丰劝袁绍袭许都迎献帝,在刘协逃到河东接受河内太守张杨接济时,沮授也再次劝袁绍迎天子来身边,以便号令天下,但是建议都不被采纳。

等到刘备再据徐州,田丰又劝袁绍两路出兵,一路重兵攻打曹操后方,一路助刘备抵抗曹军,袁绍以儿子有病为由拒绝了。田丰这时说了一句话“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大事要完了”,袁绍一听火冒三丈,从此开始疏远并猜忌他。袁曹即将大军对垒,田丰认为现在袁方虽拥有四州之地,但久战疲劳,而曹操智计百出,手下有精兵能补兵力不足。

田丰与沮授所见略同,都提出疲敌之策,田丰建议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乘虚而入,袭扰河南。让敌人无法生产,从而摧毁对方实力。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和曹操打持久战,同时用派出精骑实施游击战。二人的建议殊途同归,都是克敌制胜的良策,但是袁绍轻敌又求胜心切,都不听。可能因为内部这些原因,袁绍急需有一场大胜,来压服内部。

田丰在进谏受到囚禁后,袁绍官渡大败,众人以为田丰的好日子来了,田丰慧目如炬,感叹说“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这句话是看穿袁绍外宽内忌的性格而总结的,但其中的话可能还有另一意思,也应该是袁绍杀田丰的重要原因,袁绍以世家豪族的代表人物得到四州士民拥戴,如今与曹操大战,竟然大败,声望大跌,四州的大族未必没有另生心思,受当地士民信赖的田丰,担心他成为这些人的领袖,不利于统治,于是借逢纪的谗言,杀了他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