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有( )等八个乐章组成.
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当代作家李朝全《诗歌百年经典·1917—201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精神的象征。黄河的气势、黄河的力量正是这个民族的气势和力量。这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历史悠久、强劲顽强、浩浩荡荡,正如这个国家和民族。
诗人歌颂黄河,就是歌颂这个蕴含着无限力量和激情的民族。这是一首献给祖国的赞歌。在抗战时期,黄河象征着全民族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力量,气势豪迈,不可阻挡奔流在亚洲的原野之上;最终的胜利必定属于这条河流以及她的子孙。”
复旦大学教授朱文华《新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黄河大合唱》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命运,表达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而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其中这首《黄河颂》实则最集中地传达了题旨。
这首诗语言精粹警策,情感悲壮激烈。较好地吸收并消化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宋词“豪迈派”)的语言艺术,同时也借鉴了当时的政治抒情诗和鼓动诗的表现方法,乃是这一作品的显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