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简介及详细信息

个人生活1895: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09-1911岁(14岁-16岁):在常州中学读书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军乐队,学会了吹小号和军笛,开始接触西洋铜管音乐。

1911年:辛亥革命,学校停办后回到家乡江阴加入“抗满青年团”军乐队,吹军号。从这个时候开始音乐工作。

刘天华1912-1914(17-19):赴上海加入上海西明凯剧社,任乐队。在此期间,我学习了各种西方乐器,比如管弦乐、钢琴,尤其是铜管乐器,接触了西方作曲理论。

明凯剧社解散了。解散后,他回到华数华城小学任教。开始他的音乐教师生涯。1915 (20岁):2000年春天,我失去了父亲,心情很不好。我去城里买了一把二胡,天天拉,还制作了旋律初稿《在病中歌唱》,表达他当时的挫败感和内心的野心。秋天,他在常州母校任教,为母校建立了军乐队和丝竹合奏团,经常进行民间演出。

1916 (21岁):已婚尹尚珍女士。他被江苏省第五中学聘为音乐教师,在那里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两个乐队。

1917 (22岁):从江南民谣音乐人周少梅处学习二胡和琵琶。

1918 (23岁):夏师从沈兆洲老师学习崇明琵琶演奏。开始创作《病中吟》、《月夜》、《空山鸟》等歌曲。

1920 (25岁):暑假去河南学古琴,还一路拜访民间艺人,收集民乐。感染了癣和疥疮,疾病复发。至此,刘天华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精致优雅的一面。在此期间,他还进一步研究了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他经常和熟悉音乐的好友车琛一起探讨和研究民乐和佛教音乐。

1921年(26岁):在上海加入乐队明凯剧社,在江阴组织中国音乐暑期研习班,教授《病中夜啼》《空山鸟》等歌曲。

1922 (27岁):去了北京,在北京大学音乐学院做中国音乐导师,在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民族艺术学院音乐系做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认识了音乐人小和杨仲子。他的学生有曹安和、王俊义、韩全华、肖伯清、吴伯超等。

1923 (28岁):师从托诺夫学习小提琴,认真学习西方乐理,成绩不错。小提琴的学习给了他很大的灵感,对胡琴的提高,他进一步研究西方的作曲方法,尤其是西方和声学。

1924 (29岁):月夜敲定。

1926 (31岁):除了北大和女教师,她还在艺术学院任教。创造“苦难”。学昆曲。他在家里组织学习昆曲,和北大、女师大的同学一起学习研究,学习三弦戏,不时学习欣赏京剧,这些都对他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1927 (32岁):在燕京大学音乐系师从一位外籍教授学习理论作曲。因为托诺夫去了天津,所以从Orrob转学。6月,Orrob离开北京,停止了。创办全国音乐改良学会,编辑出版《音乐》杂志(共10期)。创作歌舞,改进练习和挽歌。

1928 (33岁):写了《除夜之歌》(晚安)、《游手好闲的生活》,出版了《空山鸟语》终版。

1929 (34岁):创造徐来。

1930 (35岁):3月,继续在托诺夫读书,直到生病。梅兰芳歌谱听写。

1931年(36岁):在高亭公司演奏二胡曲《一病中的尹》《空山鸟》《琵琶歌舞》《飞花绿花》。

1932 (37岁):他写了一串习题,烛影摇红。6月1日,他到天桥采集锣鼓,染上猩红热,患病仅一周,于6月8日凌晨5时20分去世。37岁(别处记载38岁,按假想年龄计算)。

刘天华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方面,有十首二胡曲:《在一个患病的病人中歌唱》、《月夜》、《哀愁》、《空山鸟》、《在一个孤独的夜晚歌唱》、《光明的行走》、《一个人跳舞》、《在一首孤独的歌中歌唱》。丝竹合奏《变体新水序》由47首二胡练习曲和15首琵琶练习曲组成,还改编了12首崇明派传统琵琶歌曲。其中,他改编的《飞花与点翠》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于1928,已成为琵琶经典曲目。

1918年,他在贫困中完成了二胡曲《病中的尹》的初稿,表达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对生活没有出路的愤懑。后来的作品有《忧愁》(1926)、《挽歌》(1927)、《游手好闲》(1928)、《一弦歌》(又名《烦恼歌》)、1938。二胡曲《晚安》(又名《除夜之唱》,1928)、《光明行》(1931)、琵琶曲《练功》(1927)清新、明朗、乐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喜悦。《光明行》采用了西方音乐中大三和的琶音进行和调制手法;《改良练习曲》吸收了古琴上弹拨、弹拨、三度和声的旋律特点,展现了中国音乐改良的成果。此外,二胡曲《空山鸟》(1918 ~ 1928)吸收了民间丹仙戏的自然声模仿,音乐活泼生动。《烛影摇红》是运用三拍子和变奏的结构原理创作的一首优美抒情的二胡曲。刘天华掌握了民族器乐的创作规律,并大胆吸收了西方音乐的技法,使其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的音色,又有新颖独特的演奏特点,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刘天华去世时,在纪念大会上,有人用十大二胡名曲的歌名头几个字,组成了一副易记又颇有意境的挽联:“月下苦孤,烛光愁闲”。

相关书籍提高二胡。在乐器的制造和改进上,他对自己擅长的二胡和琵琶进行了改革。他对二胡的材料和技法进行了改变和定制,以达到良好的音色和音量,调整了两根二胡弦的音高,增加了二胡的位置以提高其表现力。他还根据十二平均律制作了新的琵琶,并增加了琵琶的品项,使琵琶能有准确的音高,演奏半音阶。这些乐器的改进也是与乐器制造商合作进行的,以达到推广效果。他本人曾经在北京经营过一个琴行,叫中华琴行,卖乐器和乐谱,可惜没能按计划成立乐器厂。

中国邮政推出的刘天华纪念邮票改进批注的改进,是刘天华非常重视的部分。他认为不发达的记谱法使中国古代音乐不可能保持完整,从而间接导致了中国音乐的衰落。首先,他大力提倡在中国音乐中使用五线谱。比如1930,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为当时要去美国演出的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口授、批注。此外,由于当时中国人民还习惯于旧的宫池记谱法,他将五线谱中的一些记谱法如节奏、指法、力度等融入到宫池记谱法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通俗易懂的记谱法,并以此整理出了《瀛州古调新乐》、《佛乐》、《安次哨乐》等中国古代音乐和民间音乐。

改良中国音乐民国初年,刘天华看到中国音乐发展日薄西山,主张改良中国音乐。他反对用西方音乐完全取代中国音乐。他认为虽然西方音乐是完美和成熟的,但它不能用于中国人的意识和个性。同时,他认为作为中国的音乐人,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又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让世界受益。刘天华写了一篇未完成的文章《中西音乐之争》,在这篇文章中,他批评了那些主张西方音乐不可取,完全鄙视中国音乐的人。他认为中西音乐应该全面而冷静地讨论,而不是一边倒。他判断中西音乐,是看它是否能被作者“表达”出来,是否能被听者“感应”出来,所以能经久不衰,而不是“古今”或“复杂简单”。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西音乐应该各有所长。虽然对中西音乐也有很好的评价,但对中国音乐还是有很深的喜爱。他曾经阐述过中国音乐的优势,认为中国的音乐声音纯正,不如西方音乐。此外,他认为中国人更接近自己的音乐,所以不能完全用西方音乐来代替。这也是他主张中国音乐改革,不能用西方音乐完全取代中国音乐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无论复古还是全盘西化,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能深刻理解中西音乐各自的长处和优势,所以主张“一方面要取我国之精华,另一方面要容纳外国之潮流,从中西的协调合作中闯出一条新路来,才可以说进步二字”。要“引进西方音乐,以提高中国音乐的辅助性,又要模仿西方音乐,配合复调,使用西方乐器”,然后“从创作方面求进步”

1927年,刘天华与小、杨仲子等在京成立了国乐改良学会,开始了国乐改良工作。在几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些改善民族音乐的具体计划,包括发掘和保存好的和失传的音乐、乐谱和乐器,以及访问剩下的音乐家。其次,要完善记谱法,安排演奏方法,编写系统的书籍。对于乐器,要组织乐器厂研究改进乐器,使民族音乐有一个好的基础。其次,引进西方音乐作为改良中国音乐的辅助手段,从而创造新的艺术,重新发行刊物和建立音乐学校推广成果,进而建立研究所进一步研究和创新中国音乐。但由于当时环境恶劣,在南北军阀割据的时刻,* * *根本不重视音乐,所以资金极度匮乏,计划的实施非常困难。因此,在这些计划中,他提出了最重要、最迫切的计划,如中国音乐的保存和研究,特别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失传的音乐,以及音乐杂志的出版、民族音乐的教育和乐器的制造与改良。此外,他还录制了民乐《安次县闹社乐谱》、《佛教乐谱》(未完成)。刘天华的全部作品及生平资料,最早收录于其兄刘福编的刘天华先生纪念册(1933),现已编入《刘天华创作歌曲集》(叶晚书店,1954;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修订)。

刘天华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是表达人的感情,以感动听众,希望音乐能够普及到大众,提高大众的水平,所以他非常重视音乐的推广和教育。从十九岁起,刘天华就一直在中国教音乐。后赴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学院和北京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后来在北京艺术学院教音乐,教二胡,琵琶,小提琴。他为南湖和琵琶写了一首练习曲,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后来,二胡大师蒋风之、陈振铎等都是他的学生。此外,他还规划了中国音乐的义务教育,由中国音乐改良学会的成员担任教师,以促进中国音乐的学习。后来,组织了一个夏季音乐学校,不惜任何代价教授对学习音乐感兴趣的人。改进俱乐部也不定期举办音乐会来推广音乐。他还演奏和录制了两张二胡和琵琶的唱片,以保存和推广中国音乐。

社会影响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音乐来改良中国音乐的观点并不是刘天华最早提出的,而是早在1903费适写的《中国音乐改良论》一文中就提出来了。当时的音乐家萧、等也同样富有这一思想,并在音乐改革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正如其兄刘半农所言,当时除了天华之外,“中西合璧,精于科学艺术,能看得懂的,都是天下第一”。尤其是当时主张中国音乐改革的人,大多是为了留学而擅长西方音乐的人,像他这样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深刻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他对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提高,可以更深入地立足于中国的音乐,可以做出非凡的成就。

刘天华墓碑另一方面,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各种民间音乐,在当时被知识分子所不齿,地位很低,发展前景堪忧。刘天华抱着向大众普及音乐的想法,所以他整理保存了很多民间音乐,并将其融入自己的音乐中。此后,音乐家们越来越重视民间音乐,致使民间音乐成为后来民族音乐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种中国音乐中,他影响最大的是二胡音乐。在传统中国,二胡只是民间戏曲和地方音乐的伴奏乐器,地位不高。但由于他对乐器的改革,创作了十首独奏曲,建立了系统的二胡教学方法,丰富了二胡音乐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独奏乐器,改变了中外人士对二胡的看法,二胡进入了高等音乐教育,在中国音乐中的重要性从此大大提高。

刘天华虽然还没有实现“让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理想,但他实际上为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开了一条好路,被誉为二胡鼻祖。

刘天华和哥哥刘半农葬在碧云寺北门玉皇顶的山坡上。在刘天华墓碑的正面,胡光伟写着:“老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之墓”。碑上的题词是时任国立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系主任的著名篆刻家“杨金岭中子”所写。全文共519字。字体为隶书,略显粗疏,清秀娴熟,刻工高超。杨的刻石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这个碑应该也是北京的金石瑰宝。

刘天华陵园纪念馆刘故居位于江阴市澄江街西门。

刘氏兄弟纪念馆是江阴人民为纪念中国近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备茂,利用刘氏后人捐赠的祖屋重建的。刘氏兄弟纪念馆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它坐西朝东,前面有两个庭院,后面有十个庭院。是一座具有清末姜寨特色的建筑,距今约150年。与南北古兴国塔、文庙遥相呼应,形成江南古城旅游区。文化部部长朱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著名女作家为纪念馆题写了序。展览分为“事迹介绍”和“故居景点”两部分,展出展品300余件。

刘氏家族故居刘氏兄弟纪念馆内设有资料室,收藏有刘氏兄弟的各种资料和遗物,以及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沈等现代著名画家赠送的字画、扇子等纪念品2000余件。

刘故居是典型的清末民居建筑,三室三进。进门是一个院子,然后中间有一个大厅,是刘氏三兄弟的引见室。右边是刘氏兄弟父母的卧室,是刘氏兄弟出生的地方,左边是刘氏兄弟父亲办私塾的教室。第二个入口是刘氏兄弟的卧室和天井;第三个入口是刘备茂的卧室和厨房。整个故居简单朴素,像极了刘氏兄弟。

人物评价刘天华从教后学习小提琴和西方作曲理论,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西方音乐和演奏技巧,在民族器乐的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刘天华选择二胡作为改革中国音乐的突破口,借鉴小提琴的长段颤音弓等技法和西方器乐创作技法,融合琵琶轮指按压、古琴泛音演奏等技法,创立并运用了多位演奏法。这些都为二胡从音乐到演奏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从而使这种在古代被忽视的民族乐器成为现代的专业独奏乐器,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角和代表。因此,刘天华被认为是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创始人,二胡的鼻祖。

刘天华是一个创新的音乐人。他对过去被轻视的民族乐器二胡进行改革,将其带入专业音乐教学中,使之成为音乐会中经常出现的独奏乐器。他改进了二胡的制造规格和记谱法,明确了固定音高的调音,吸收了小提琴的一些演奏方法。他还创作了47首二胡练习曲,为二胡教学的系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改进了琵琶教学,创作了15首琵琶练习曲。他曾改革传统的四相十级琵琶,制作了六相一半音级的琵琶。梅兰芳用现代记谱法记录和整理的曲谱,是最早根据实际唱腔记录的京剧曲谱。

他发起并参与组织了中国音乐研究会、音乐之友社、艾米音乐社、中国音乐改良社,创办了《音乐杂志》,对当时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第一个用现代记谱法记录梅兰芳的乐谱,为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与哥哥刘半农(著名作家)、哥哥刘备茂(著名音乐家)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刘三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刘天华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中西合璧,理科美术都很好,但也能看懂。他反对全盘西化,但不排斥西方文化。在创作中,既能掌握民族音乐的创作规律,又能熟练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技法。他不仅将民间二胡提升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独奏乐器,达到了乐府专业教学的水平,而且这些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他是现代二胡艺术的奠基人,他的理论和风格影响了当代中国的二胡演奏艺术。在民族乐器的改革和演奏技巧的创新上,他也是一个敢于探索的创新者。他一生为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教育而奋斗,培养了蒋风之、陈振铎等一批著名的演奏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可以说,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发展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

刘天华一生致力于改良中国音乐,反对音乐成为“贵族的玩具”,提出音乐“应该照顾普通人”。他珍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但不赞成“国粹”。他认为,要发展民族音乐,“一方面要采纳我国固有的精华,另一方面要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中创造出一条新路”